【活動報名】體驗-攻克對蝦EMS,見證-破解養蝦難題
中國水產門戶網邀您親身體驗與見證防治對蝦EMS新技術
EMS依然是當前對蝦養殖業的最大敵人。2014年5月以來,對蝦EMS又以其兇狠而殘暴的態勢,繼續肆虐對蝦養殖業。據不完全統計,今年第一造廣東地區的對蝦發病率普遍在五成以上,個別地區高達九成。
到目前為止,國內外的專家學者仍未找到對蝦EMS病原體。可喜的是,長期奮斗在一線的眾多水產技術人員孜孜不倦的實踐和探索,創新了許多對蝦成功養殖的方法和技術,破解了養蝦難題,成功防治了對蝦EMS。
中國水產門戶網現組織技術創新團隊為將攻克EMS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成功案例分享給廣大網友養殖戶,特舉辦“體驗-攻克對蝦EMS,見證-破解養蝦難題”,邀您親身體驗與見證攻克對蝦EMS新技術的活動!
團隊一:龐德彬領導的正漁技術創新團隊
EMS研究方向:瘦水養蝦,控制藻類毒素!
一、體驗活動報名:
第一批接受北海、欽州、防城三地各10位養蝦網友(至少有蝦塘一口、面積最好在10畝以內)
報名時間:2014年6月20日前
活動報名及咨詢電話:0779-2029779
二、體驗活動流程:
1、2014年6月22-23日:龐德彬團隊和入選網友碰頭交流會(廣西北海)。
2、2014年7月25日前:已報名網友如遭遇以下情況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
發現蝦塘倒藻,養蝦對蝦有空腸空胃、游面、靠邊、跳水、偷死等現象(時間在5天內,咸、淡水均可,大、小蝦不論);
3、龐德彬團隊到網友現場診斷,指導分享EMS防治新技術;
4、中國水產門戶網將全程記錄并呈現;
5、2014年8月1-2日:見證--攻克EMS成果及網友交流會(廣西北海)。
三、方案概述
1、理論支撐:
對蝦養殖池塘一般以培育綠色水為目的,十幾年養殖白對蝦成功的經驗證明肥水是成功養蝦的基礎。以往蝦塘發生倒藻后,經改底、調水、解毒、再肥水,對蝦仍可繼續養殖。現在蝦塘倒藻后,對蝦就發病了,為什么呢?因為以往養的對蝦是二代苗或土苗,其本土化的親本適應了肥水養殖倒藻后的藻毒素,子一代、子二代繼承了抗拒藻毒的遺傳因子。而現在養殖的進口一代苗對藻毒素沒有抵抗力,如同其親本一樣,在水質清新,無死藻的環境中才發揮其優良特性健康而快速生長。換一種說法,進口一代苗適合大排大進的工廠化養殖或低密度粗放式混養模式,不適合現在的封閉或半封閉式肥水養殖模式。
養蝦池塘中生長的有害藻類主要是藍藻門的銅綠微囊藻、假魚腥藻、小顫藻等,這幾個常見品種老化死亡后,其藻細胞解體(細胞破裂),釋放出其藻原細胞合成的微囊藻毒素。藻毒素是一種比養殖水體的有害物質如氨氮、亞硝酸鹽、硫化菌、重金屬離子等的危害性大得多的細胞內毒素。藻毒素溶于養殖水體中,專一性地作用于蝦體的肝胰腺及腸胃等內部器官,引發嚴重的肝胰腺內出血和壞死。肥水養蝦很難做到選擇性培育無毒藻類,在露天條件下,也很難保持藻類不倒,暴雨、寒流、高溫等氣候劇突變或消毒、殺蟲、調水等技術措施都會導致倒藻,EMS隨時爆發。
2、解決方案:
(一)少施肥,控制養殖水體藍綠藻的生長;建議養殖水體在消毒、解毒后,將水色做成淺褐色即可放苗,第二天開始投料喂蝦。
(二)發現“倒藻”及時排污,加注新水;即使蝦苗很小也可排污(死藻),用20目的篩網包住PVC孔管插進池塘中央排水口,小流量排水,以免吸到蝦苗。
(三)經常抽查對蝦的吃食情況和巡視蝦的活動情況;對蝦EMS的前兆是倒藻和蝦不吃料(空腸空胃),只有經常抽查才看清楚對蝦是否正常吃料。
(四)當發現對蝦出現空腸空胃率大于5%時,要及時處理藻毒素。
3、實踐操作養殖日志: 我的蝦塘,我的蝦 ——純淡水養殖白對蝦日志 ——瘦水養蝦模式探索
歡迎更多攻克EMS技術創新團隊與我們聯系,讓我們與您共同見證!
成就自我,造福蝦農!聯系電話:0779-2029779。
活動詳情請點擊:http://bbs.bbwfis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1955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獨家報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