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水產飼料用的油脂有不少摻假現象。通威檢測中心主任劉耀敏在諾偉司水產營養與健康研討會上表示,魚油摻假尤其嚴重,可用氣相色譜法鑒別是否摻有礦物油,用240℃加熱減重來鑒別是否摻有生物柴油,若低于2%則為合格。大豆油中若混有棕櫚油或動物油脂,可用冰箱冷凍幾小時,若出現有白色沉淀,則為混有棕櫚油或動物油脂。
劉耀敏指出,油脂質量的評價體系有氣味、皂化脂、酸價、過氧化脂和丙二醛值,其中丙二醛值是評價動物油脂氧化酸化的指標。通常情況下,辨別油脂步驟先是感官判定,隨后可進行克雷斯定性實驗,若待測溶液下層呈桃紅色或紅色,則表示油脂已酸敗,下層若呈淺粉紅色或黃色則表示未酸敗,直接使用或再做后面的化學分析:若酸價高,說明油脂已經水解酸敗;若酸價低,過氧化值高,則說明油脂開始氧化或變質;若酸價低,過氧化值低,皂化值高,說明油脂保存得比較好,新鮮度好;若酸價低,過氧化值低,皂化值低,說明油脂嚴重氧化酸敗,已經變質,并存在加堿調低酸價的情況。也可測定油脂電導率來辨別質量,電導率在20以下為較純的油脂。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