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病害發生情況
6月份我省測報的6個養殖大類,14個大宗養殖品種中,監測到37種病害(生物源性疾病33種),其中:病毒性疾病2種、細菌性疾病15種、寄生蟲病14種、真菌性疾病2種,另有其他類及病因不明病害4宗。
本月羅非魚、青蟹和龍須菜測報點未發生病害,刺參和紫菜已收獲。其它養殖品種病害以細菌性和寄生蟲性疾病為主。從監測結果分析,本月我省各養殖種類的總體發病情況與上月相當,僅大黃魚刺激隱核蟲病的發病率較上月增長迅速。
以下是本月各養殖品種的病害監測情況:
1、草魚
本月測報點共監測到疾病12種,其中細菌病6種、寄生蟲病5種、真菌病1種,另有其他類病害1宗。平均發病率為16.7%,與上月相當;平均死亡率為0.7%,比上月略有上升。
2、鰻鱺
本月測報點共監測到疾病9種,其中:細菌病5種、寄生蟲病3種、真菌病1種。平均發病率為22.18%,比上月有所上升;平均死亡率為0.2%,與上月相當。
3、鰱鳙鯉鯽
本月測報點共監測到疾病2種,其中:細菌病1種、寄生蟲病1種,另有其他類病害1宗。平均發病率為0.91%,平均死亡率為0.1%,均比上月有所上升。
4、團頭魴
本月測報點僅監測到車輪蟲病。平均發病率為1.47%,比上月有所下降,未引起死亡。
5、大黃魚
本月測報點監測到疾病2種,其中細菌病1種、寄生蟲病1種。平均發病率為25.38%,比上月大幅上升;平均死亡率為0.02%,與上月相當。本月寧德測報點主要發生刺激隱核蟲病,各測報點養殖大黃魚體表均有少量白點,攝食正常,總體海區網箱養殖病情較去年減輕。測報點外,霞浦鹽田港部分網箱大黃魚體表白點數量比較多,個別魚攝食量減少;蕉城區象溪養殖區春苗受瓣體蟲和刺激隱核蟲影響,出現部分死亡。
6、海水網箱魚類
本月僅青斑測報點監測到刺激隱核蟲病和車輪蟲病,平均發病率為2.86%,平均死亡率為0.1%,與上月相當。
7、對蝦
本月測報點共監測到疾病2種,其中:病毒病2種、細菌病1種,另有病因不明病1宗。平均發病率為8.5%,平均死亡率為2.1%,均比上月大幅上升。本月實驗室抽檢幼蝦4批次,未檢出白斑病毒和桃拉病毒。
8、蛙
本月測報點監測到疑似蝌蚪感染吸蟲病。平均發病率為5.97%,造成少量死亡,經過使用驅蟲藥,已基本控制。
9、鮑
本月測報點監測到弧菌病和赤潮。平均發病率為0.16%,平均死亡率為0.01%,均比上月有所下降。
二、下一階段病情預測及防治建議
7月份,福建省將進入炎熱夏季,同時也是臺風多發季節,伴隨著臺風、雷雨等多變氣候,水質極易突變,易造成水中溶解氧含量低。要注意做好草魚出血病和爛鰓病、大黃魚刺激隱核蟲病和細菌性潰瘍病、對蝦白斑綜合征和紅體病、鮑魚因赤潮生物引起的中毒、缺氧等病害的預防工作。
下一階段主要采取的措施:
1、高溫季節,應適時調整和控制投餌量,適當降低養殖密度,科學投喂,增強養殖動物的體質。
2、加強水體處理,做好完善防控。網箱養殖應及時清除網衣附著物及箱底殘餌,保持箱體水流暢通;池塘養殖應及時整理和疏通排水系統,預防臺風帶來的次生災害。
3、加強日常管理,養殖期間盡量減少操作,以減低對養殖動物的應激反應,盡量避免因養殖動物受傷而引起病原菌的感染。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