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6月份全省共監測到6種魚的10種病害,監測到發病魚類面積3478畝。鯉、草魚監測到的病害種類較多。其他魚類病害較少或沒有發生。魚類病害中,以細菌性疾病為主,草魚、鯽、鯉、鰱鳙等均有發生,發病面積達到2174畝,占總發病面積的62.5%。
1.草魚
有4個地區共監測到草魚病害4種,其中細菌性疾病3種、寄生蟲病1種。常見多發病為:腸炎、爛鰓、赤皮病,其中草魚爛鰓病的發病率較高。
2.鯉魚
有6個地區共監測到鯉病害8種,其中細菌性疾病3種,寄生蟲病5種。以鯉爛鰓病和赤皮病發病最重,發病面積達到了1000畝,造成了一定的的經濟損失。
3.鯽魚
有3個地區共監測到鯽病害5種,細菌性疾病3種,寄生蟲病2種。
4.鰱鳙魚
有5個地區共監測到鰱鳙病害4種,其中細菌性疾病3種,寄生蟲病1種。
從測報結果可以看出,發病較為嚴重的是鯉爛鰓病、赤皮病,草魚錨頭鳋病、和爛鰓病;本月發生的病害種類較多,但由于治療的及時得當,死亡率不高,經濟損失不是很大。7月份隨著水溫的升高,池塘投餌量的加大,養殖水體極易惡化,細菌性腸炎、爛鰓病、細菌性敗血癥極易暴發流行,吉林、長春地區精養池塘比較集中的地域做好病害的防治工作。大水面養殖水域要加強對各種寄生蟲病的預防,特別是松原白城地區,對錨頭鳋和絳蟲的預防尤要重視。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