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說,福建一位阿婆吃下六兩麥螺,十分鐘后中毒成植物人,瞬間引起市民的關注,今天,記者走訪深圳市場發現,水產品批發市場發現,深圳市場上沒有銷售有毒織紋螺,但是屬于織紋螺類的海瓜子仍然有銷售。
針對福州市民食用織紋螺引發中毒事件,深圳市食藥局有關人士建議市民在夏季的時候還是要謹慎食用螺類產品。據介紹,麥螺,又稱織紋螺,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廣東沿海。織紋螺的外形特征表現為尾部較尖,細長,長度約為1厘米左右、寬度約為0.5厘米,毒素類似河豚毒。一到夏季就是織紋螺中毒的高發季節。記者走訪深圳羅芳水產品批發市場、福田農產品批發市場發現,早已經被國家禁止銷售的織紋螺沒有,目前深圳的水產品市場賣的螺類主要是花螺、臘螺、湖水螺為主。
“我們根本沒賣,現在抓得很嚴的,我們家不敢犯規的,我們賣的是湖水螺河蝦;這種東西我們一般不賣的,里面有細菌,對人體有害的。”2012年7月,國家衛生部就發出通知,提出禁止銷售和食用織紋螺,通知還要求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禁止采購加工和銷售織紋螺,消費者如果發現任何食品生產單位采購加工銷售紋織螺可以向當地的食品安全監督部門舉報。
據專家介紹,我國近海有60余種織紋螺,大部分都是有毒的,但它的毒素并不是來自于它的肉,而是胃。因為水域、季節的不同,織紋螺所吃的藻類有可能有毒,也有可能沒毒,而含毒量也不相同。這就解釋了有的人吃織紋螺產生中毒,而有的人卻沒有中毒。
“在它生長的水域,有一種藻類,藻類的毒素對麥螺、織紋螺是沒有毒性的,但是它會把藻類里的毒素聚集起來,如果人再進食的話就會出現中毒的現象。”但是大多數市民并不知道織紋螺有毒,有的市民偶爾也會吃一點,“自己吃過,我自己住海邊的嘛,吃少量沒關系的。”
不過屬于織紋螺類的海瓜子并沒有被列入禁止銷售的范疇,記者走訪羅芳水產品批發市場和一些農貿市場的時候發現,這個季節也正是海瓜子大量上市的時候,據專家介紹,常見的海瓜子準確的學名是縱肋織紋螺,但是直到目前還沒有測出有毒,相關部門也沒有接到過因食用海瓜子中毒的案例,不過專家指出,夏季高溫,像海瓜子一類的海產品很容易腐敗變質,再加上織紋螺的毒性原理非常復雜,有的是季節性有毒。對此,專家建議市民在食用海瓜子時需要謹慎。深圳市食藥局相關人士表示,一旦發現市場上銷售有毒織紋螺,經營者將會受到嚴厲的處罰。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