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掉的多是白鰱魚
接到市民熱線,稱濟南南部山區臥虎山水庫出現了很多死魚,這些死魚漂浮在岸邊,開始腐爛,也使整個水庫上的空氣變得惡臭。不少市民擔心,作為濟南主要飲用水源之一的臥虎山水庫,是不是遭到污染,才導致魚的死亡?
探訪:水庫出現大量死魚
23日下午,記者趕到位于仲宮鎮的臥虎山水庫,并很快找到了一個被割開的隔離網鉆進去。由于今夏少雨,臥虎山水庫目前呈干涸狀態,水庫里的水已無法連成片。一下到水邊,記者就聞到一股腥臭味,并發現岸邊有幾條死魚,這些死魚多是白鰱魚,離這些死魚越近,腥臭的味道就越明顯。
在水庫里,幾十名市民在游玩、垂釣,還有不少從市區驅車趕來“野餐”的。同樣,也有不少附近村莊的村民在撈魚、釣魚,看起來對這些死魚滿不在乎。在熱心市民指引下,記者來到死魚比較嚴重的水域,在這里,不到十米的水岸,竟有數十條白鰱魚漂浮在水面上,不少魚已有兩三斤重。“我剛才在水里撿了一條大白鰱,很嚇人,眼球都是紅色的,把鰓掰開一看,里面竟然有蟲子。”這位熱心市民說。隨后,記者也順著水庫走了一圈,發現所有水域都出現了死魚現象,而漂上來的死魚基本都為白鰱魚。村民估計,這些死魚可能有幾百斤重。
市民:擔心水被污染
水庫里的魚是怎么死的?大家說法不一。“沒什么大驚小怪的,這么大的水庫哪能不死魚,應該是因為水少、天熱,導致白鰱缺氧才死的。”一位經常在水庫邊釣魚的村民說,他往年也看到過不少死魚,但是釣上來的魚吃著很新鮮。而市民許先生擔心:“缺氧不能死這么多魚啊,是不是水被污染了?”
水庫負責人:魚是因缺氧致死
據了解,臥虎山水庫魚類眾多,基本涵蓋了常見的淡水魚,但有市民疑問:“如果水被污染了,為什么只有白鰱魚死亡,其他魚沒大有事?”針對這個問題,記者咨詢了唐王漁場水產研究院盧建新教授。他表示,死亡的鰱魚極有可能是缺氧導致的。“如果水域缺氧,一般都是白鰱魚先‘浮頭’,這個品種對氧氣含量非常敏感,耐受力低,順次是草魚、鯉魚、鯽魚,一般鯽魚能撐到最后。”盧建新說。
隨后,記者聯系到了臥虎山水庫負責人緒正瑞,他表示,往年臥虎山水庫也有死魚現象,但今年尤為嚴重:“今年雨水少,水庫的水少了一多半,但魚的數量還是那些,氧氣肯定不夠用,比較脆弱的白鰱魚就開始死亡。”緒正瑞說,目前有專人打撈死魚,并進行處理。緒正瑞表示,今年臥虎山水庫由于水量太少,沒有當飲用水源,只是在回灌補水,作為備用飲用水庫。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