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用容量為5ml的針筒反復多次為螃蟹注水。注完50ml后,結果水全部從螃蟹體內滲出。超然攝
每年中秋前后,都是新蟹大量上市的時節。近日,網傳“注水蟹”橫行水產市場,讓消費者防不勝防。昨天,記者就此展開實地調查走訪,一探“注水蟹”的真相。
【走訪】
在部分死蟹腹部發現疑似針孔
昨天中午,在市區錦繡路農貿批發市場內,記者在水產攤位前逐一翻找網傳的“注水蟹”,結果無論是在活蟹還是死蟹身上,都未找到明顯的針孔痕跡。面對記者螃蟹是否可能注水的疑問,一攤主直搖頭說:“不現實,一只螃蟹就三四兩重,能蓄多少水?”他稱,批發市場走貨量大,螃蟹都是一箱一箱地賣,“真沒那個閑工夫給每只螃蟹都打上幾針”。
下游的零售商有無可能給螃蟹注水?隨后,記者又來到新城農貿市場,在水產攤位前,發現部分死蟹腹部會有幾個深色的小孔。做了多年水產生意的劉老板表示,給螃蟹注水這招根本行不通,“和豬肉、牛肉注水不同,螃蟹若注水,用不了幾個小時就死了,死螃蟹賤賣都沒什么人要”。
在豐源農貿市場,記者咨詢一位賣海鮮的攤主。這位攤主說,給螃蟹注水根本沒聽說過,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注水。隨后,記者又采訪了幾家海鮮銷售攤主,他們均表示,不會給螃蟹注水。其中一位經營者向記者透露,“活螃蟹離開氧氣只能活半小時左右,商家要是給螃蟹注水的話,螃蟹根本活不過半天”。
【實驗】用針筒給螃蟹注水,邊注邊漏
螃蟹是否真能注水?注水后重量是否有明顯變化?為此,本報記者特地買來螃蟹、針筒、量杯進行注水實驗。
首先,將螃蟹放在電子秤上進行稱量,顯示0.2千克,同時在量杯內加入200毫升清水,隨后將螃蟹放置在空的塑料容器內開始注水實驗。記者用針筒從量杯內抽取清水,從螃蟹肚臍處扎進將水注入。進行兩次注水后,記者發現,蟹腳關節處開始往外滲水。短短五分鐘內,隨著注水次數的增加,螃蟹腹部、蟹腳處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滲水狀況。當注射到50ml水量后,塑料容器內已滿是螃蟹體內滲出的水。記者將螃蟹連同塑料容器一起稱,電子秤顯示為0.27千克,單獨取出螃蟹重新稱量毛重時發現,螃蟹的重量仍跟實驗前一樣,為0.2千克。
【釋疑】注水、打激素的可能性都不大
“那為啥買回家的螃蟹蒸熟后打開一看殼里面全是水,這樣的螃蟹難道不是注過水的?”針對部分市民遇到的疑惑,浙福邊貿水產城檢測室主任陳良株解釋說,螃蟹在蒸煮過程中會有許多水蒸氣通過氣孔進入蟹殼內,煮熟掰開后或多或少會有水溢出。“根據我們的了解和經驗,活蟹注水可能性不大,因為活螃蟹一旦注水,對蟹的成活率有影響,也會影響它的售價。”陳良株說,部分螃蟹腹部出現的疑似針孔,可能是這些螃蟹發育不夠完全,在換殼過程中受到外界攻擊而留下的“傷痕”。同時,活螃蟹在打撈上岸時,難免會受點小傷,比如丟了幾條腿或者殼體上面有裂縫,這樣放在水里再打氧,水也有可能會流入螃蟹肚子里。
至于坊間螃蟹都是打過激素的傳言,從事多年梭子蟹養殖的鄭先生表示,激素類藥物并非通過注射進入螃蟹體內。這個季節市面上螃蟹多以野生為主,就算是人工養殖,以目前“高產低價”的行情,投入購買激素類藥物和人工的成本都無法賺回,沒有哪個養殖戶會做這樣的虧本生意。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