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縣作為松花江北岸的傳統農業縣,近年來在特色漁業養殖上做得風生水起,不僅成為我省3大萬畝商品魚基地縣之一,還躋身全國十大商品魚基地縣行列,特別是大量優質淡水魚出口俄羅斯,開創了我省淡水魚向國外出口苗種的先河,令人刮目。
日前,記者來到巴彥縣城近郊的呈祥水產良種繁育基地,放眼望去,幾十個碩大的魚池星羅棋布,水面上泛著粼粼波光。走近一個魚池,只見十幾名漁場工人穿著全套的防水服,正在齊腰深的水中架桿布網,隨著漁網漸漸收攏,成堆的新鮮活魚被拉拽到池邊。工人們又趕緊用大洗澡盆撈魚,撈上一盆就馬上倒進池邊的專業運輸箱中。
好一派收獲的美景,記者看得津津有味,在岸上忙碌的漁場場長周呈祥也樂得合不攏嘴:“咱這個魚池占地28畝,這一網就打上來2萬多斤呢。你看遠處那兩輛大掛車,是安達的漁場來裝車的。”這時,漁場工人們開始抬著一個個裝滿了歡蹦鮮魚的箱子過秤,然后兩人一組肩挑著送往坡上的卡車上。記者跟著來到卡車邊,安達市臥里屯鄉漁場的趙場長向記者說:“我們這次要買3萬多斤魚種,巴彥的魚質量好,經過了無公害認證,這兩年我們都慕名到這里來買。”
周呈祥還自豪地說,我們基地現有水面1700畝,引進養殖重唇、匙吻鱘、板黃、丁鱥等20多個名優品種,年產魚種30萬公斤,成魚20萬公斤。特別是經過出口注冊的水面達到1000畝,從2010年開始向俄羅斯出口魚種。當年夏天出口俄羅斯的2萬尾淡水鯉魚魚種從基地裝箱起運,為了確保成活率,采取液氧裝箱,承受住了30多攝氏度的高溫,經過50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基本無損失到達布拉戈維申斯克市。現在出口的鱗鯉、鏡鯉,每尾二三兩重,不含藥物殘留,不含重金屬,到俄羅斯暫養三四天后放入大水面,秋后就可以長到二三斤重。
陪同記者采訪的巴彥縣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夏保東在旁介紹道,目前我省擁有出入境檢驗檢疫注冊登記的水產品養殖企業共有5家,巴彥縣占了2家。呈祥水產良種繁育基地和少凌漁場取得了出境水生動物養殖場檢驗檢疫注冊登記證,2010年又取得了水生動物自營出口權。到今年5月,兩家漁場三年來累計出口俄羅斯淡水魚150噸,創產值300多萬元。今年,呈祥水產良種繁育基地計劃建設一個能夠在冬季和夏季都能裝車的暫養池,為漁場的外向型發展增添后勁,預計今年出口到俄羅斯的總量將超過100噸。
巴彥縣近年來大力推廣普及名特優水產品養殖、生態漁業養殖、高密度馴化養殖等新技術,現有養魚水面10萬畝,年水產品總產量1.85萬噸,漁民年人均收入達到1.8萬元。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