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8月份南通市水產養殖病害測報數據來源于全市17個測報點,養殖面積12674畝(其中淡水:4484畝;海水:8190畝)對12個主要養殖品種測報。
二、本月測報品種有鯽魚、草魚、鳙魚、金魚、南美白對蝦、河蟹、扣蟹等。
三、本月病害流行情況:
8月份,全市測報的12個養殖品種有6個發生病害。魚類出血病疾病1種、嗜水氣單胞菌疾病1種、寄生蟲疾病1種、爛鰓疾病1種、潰爛病疾病1種,甲殼類南美白對蝦肝膽綜合癥、白斑病毒疾病1種、河蟹纖毛蟲疾病1種、細菌疾病1種。鯽魚嗜水氣單胞菌病平均發病率14﹪、鯽魚出血病平均發病率14﹪、草魚車輪蟲、爛鰓病平均發病率5.5﹪、草魚出血病、嗜水氣單胞菌病平均發病率12﹪、金魚爛鰓病平均發病率15﹪、南美白對蝦細菌性病平均發病率14﹪、南美白對蝦肝膽綜合癥、白斑病毒疾病平均發病率30﹪、河蟹纖毛蟲病平均發病率8﹪。
四、2014年9月份病害流行預測:
9月份氣溫、水溫有所下降,對一些水產養殖品種的生長和攝食有利,應抓住時機加強投飼。但由于正值夏秋交替,晝夜溫差較大,且可能多陰雨天,氣溫突降,池水混濁,是第二個疾病高發季節,要注意防范。根據我市歷年來水產養殖病害測報情況和今年病害發展的趨勢,淡水魚類:易發腸炎病、爛鰓病及寄生蟲病;南美白對蝦應注意白斑綜合征、傳染性皮下造血器官壞死和弧菌病;海水蟹類應注意黃水病、白芒病、固著類纖毛蟲類病等疾病。為此,提出以下建議,供養殖戶和生產單位參考:
五、防治措施
1.注意水質調控。有些養殖生物已經進入養成后期,自身污染將加重,要密切注意水質變化;定期使用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劑消毒養殖水體;定期充水換水,保持水質清新,并可用微生態制劑來輔助調節水質。
2.科學合理投喂。要根據水溫、天氣以及吃食情況合理投喂優質飼料,可在飼料中添加復合維生素和免疫多糖等,以增強養殖對象的抗病力。
3.加強生產管理。要密切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巡塘;適時打開增氧機,促進表層水和底層水的循環,使溶氧均勻合理,增加魚類食欲和抗病能力;有條件的地方,應定期或不定期測定水體中的氨氮、硫化氫、亞硝酸鹽等,并根據不同情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對于一些達到商品規格的品種,應及時捕撈上市,保持養殖池內合理的密度,促進養殖對象生長。
4.分品種養殖要點:
(1)淡水魚類:魚類進入養成后期,自身污染將加重,要密切注意水質變化,定期潑灑生石灰消毒養殖水體;定期沖水換水,使養殖水體始終保持肥、活、嫩、爽狀態;投喂飼料要注意“三定”,并定期在飼料中添加VC、大蒜素、免疫多糖等,以增強魚類自身機體免疫力。養殖池水體用二氧化氯或三氯異氰脲酸粉等消毒劑消毒,一天1次,連用2次;或間隔1天用一次;同時,在飼料中拌入諾氟沙星或恩諾沙星或甲砜霉素等抗菌藥投喂,一天1次,連喂4~5天。寄生蟲病可用敵百蟲等殺毒劑治療。
(2)南美白對蝦:要定期施用微生物制劑調節水質;南美白對蝦弧菌病:發生疑似病情,全池潑灑聚維酮碘溶液,每天1次,連續3天;同時拌飼料內服國標漁藥(如恩諾沙星等)配合治療。9月份天氣轉涼,晝夜溫差大,要加強巡塘,減少應激反應;適時打開增氧機,促進表層水和底層水的循環,使溶氧均勻合理;對于一些達到商品規格的對蝦,應及時捕撈上市,保持養殖池內合理的密度,促進養殖對象生長。
(3)海水蟹類:要及時排除低鹽水更換新鮮海水,保持海水鹽度在適宜范圍和相對穩定,投喂優質飼料,減少應激反應;預防纖毛蟲病要經常更換池水,保持水質清新。治療:發病時每立方水體用(1.2~1.5)g的三合劑(硫酸鋅、硫酸銅、硫酸亞鐵)全池潑灑。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