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在通威大學(南寧)養殖能手的培訓會上,不少養殖戶驚呼:“太神奇了”!原來,這是通威公司的信息部在演示“智能漁業養殖控制系統”,只見培訓會現場,一名通威的工作人員用一臺手機遙控著天津養殖基地的增氧機,工作人員通過操作培訓現場的一臺手機,瞬間就打開了遠在天津某養殖場的增氧機,而看到手機屏幕里水花四濺的畫面,參與培訓的養殖戶都驚嘆不已。
遠程操控增氧機
遠程看溶氧數據
據工作人員介紹,“智能漁業養殖控制系統”是新開發的系統,通過和系統關聯的手機可直接閱讀池塘溶氧、PH、溫度等指標,且能遠程控制增氧機、投餌機、水泵等設備啟停。該套設備設計組裝16路繼電輸出,滿足全池增氧機、水泵、投餌機等設備控制需要。控制器配套組裝的美國哈希溶氧、溫度探頭和PH探頭,可帶動增氧機4臺,投餌機2臺、水泵2臺。目前該智能漁業養殖系統已經全國各地推廣了17套,每套設備+操作系統約3萬多元。
這套系統也是365模式智能化的升級。
通威365養殖模式推廣一年來,已被廣大養殖戶熟知并逐漸認可,養殖模式也逐漸成為行業營銷的一各重要手段。通威“365模式”是一個比較系統的模式,包含了水、種、餌三個關鍵要素。即:“3”種魚類合理搭配混養;“6”大關鍵技術,“5”養殖增效50%。6大關鍵技術中包含了精準組合投喂、均衡調控、藻菌調控、魚病防疫、底部排污和“一”技術。
通威研究院副院長高啟平
在培訓會上,通威研究院副院長高啟平表示:水產飼料在養殖中成本比重大,隨著集約化程度增強、混養比例增多、養殖密度加如何達到穩定的養殖利潤,養殖戶需根據魚體規格、水質和魚價等因素選擇飼料,通過有效的控制投飼料、次數、時間、地點、方式等技術要點做到效益最大化。高院長從事基層工作多年,通過多次試驗證明投喂時間和投喂方式都很重要。高院長總結,當水溫范圍在10-15℃時,投料次數宜為2-3次/天;水溫范圍15-25℃時,投料次數宜為3-4次;水溫達到25℃時,投料次數宜為4-6次;當水溫在25-32℃時,投料次數宜為5-6次。而投料區域最好選擇陽光充足、水深、溶氧高(大魚3mg/l)距離池埂5-8米的地方投料為宜;精準投喂時間最好選在魚體攝食旺盛及水質、水溫條件好的時間。宜安排在太陽出來后2小時與太陽落山期間。中午至下午連續投喂。投喂量70%-80%飽最合適。
通威水產科技公司成果轉化部經理張哲勇
通威水產科技公司成果轉化部經理張哲勇從事水產養殖14年,他也表示溶氧會影響飼料轉化率,溶氧3毫克/升時的餌料系數要比4毫克/升時增大一倍,溶氧達到7毫克/升時魚的生長速度要比4毫克/升的快20%-30%,而餌料系數則要低30%-50%。張經理說:每平方水面只能從空氣中獲得3克氧(3級風時)。魚的密度高,水中溶氧入不敷出,就會翻塘死魚。每公斤魚每小時消耗250毫克氧氣,每公斤每天要排泄2克氨氮,污染水體,1克氨氮分解氧化要消耗4.57克氧。所以,每公斤魚1天要消耗15.5克氧,理論上每畝水面只能養活127公斤魚。其氧氣的透支部分,是靠輸入外河含量較高的水,或水中浮游植物制氧,或靠機械增氧。
通威設施漁業工程研究所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吳宗文
培訓會還邀請了2013年度CCTV三農人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的吳宗文老先生現場授課,為養殖戶講解池塘排污循環系統。吳老師稱,底排污按照流體力學原理模式試驗,水體流速大于0.26米/秒時泥沙可隨水流動,大于0.16米/秒魚糞等懸浮物可流動,流速小于0.1米/秒,泥沙和魚糞可沉淀。吳老建議有條件的可深挖塘、薄膜防滲、塘底設置0.7%-2%坡度。排污口位于池塘底部最低處。為方形,長X寬X深=80cmX80cmX40cm(以上),排污口周圍半徑2-5米固化,呈15-30度的鍋底形。上部開口周邊沿流出寬3cm深3cm的下凹。供安裝攔魚網。抽插豎井(18墻)規格為1mx1m以上,豎流式固液分離池(18墻)規格2mX2m以上,高度和池塘水面持平。
南寧通威水產料市場部經理胡發勇
南寧通威水產事業部經理胡發勇分析廣西淡水漁業養殖現狀:廣西淡水漁業以分散經營為主,集約化、規模化程度不高。養殖水資源開發利用率不高。養殖品種以草魚和羅非魚為主,特種魚類養殖相對滯后。主養投飼性魚外銷依賴度高,草魚依賴云、貴等省外銷費,羅非魚依賴切片出口。內銷市場發展潛力巨大。草魚產量在中國居于第6位,羅非魚產量居于第三位,總產居第九位。廣西羅非魚市場消費占35%左右,季節性價差大,堅持早“放苗、放大苗、用好料、早上市”,可獲良好效益!也可以利用地下水養殖過冬魚,池塘羅非魚主養區:南寧、百色、柳州、欽防北、玉林等地。
。
通威股份廣西片區總裁曾德林
為期2天的“2014通威大學(南寧)優秀養殖能手特訓營”完美落下帷幕。廣西片區100名淡水魚優秀養殖能手在二天緊張而有序的培訓過程中,不但收獲了養殖技能、先進的養殖理念,還收獲了友誼和創造財富的保障。通威股份廣西片區總裁、南寧通威飼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德林表示:通威大學是通威股份成立的企業大學,本次是公益性的培訓,是通威總結過去30年的成果,注入到通威大學的使命中。通威大學宗旨是為企業發展培訓人才;為行業發展培養精英引擎;力求解決行業存在的問題,幫助養殖能手們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以科技武裝自己,與通威一起推動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中國水產門戶網獨家報道,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獨家報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