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華莊水產市場內的一家水產行到漁民船上收貨時,意外發現一條長相特別的魚,仔細辨認,竟是太湖里已絕跡多年的胭脂魚。他隨手拍照轉發到朋友圈,馬上引起許多關注和評論。
“粉色魚”轉手賣了100元
“當時很欣喜,沒想到在微信里引起了關注。”這位老板告訴記者,從她父輩起就在華莊一帶從事水產生意,對太湖的魚類比較熟悉。當天,按慣例到船上收貨,發現了一條魚頭呈三角形、魚身泛紅,3斤左右的“怪魚”。粉紅色,有鱗片,長相像是鳊魚。經過仔細辨認并與老漁民交流,確認這條魚應該是太湖絕跡多年的胭脂魚。沒過多久,就有人以100元購去。
老漁民十年未見過
“我最后一次在太湖里看到胭脂魚,還是十年前了。”有20多年捕魚經驗的夏師傅介紹,這種魚二三十年前比較容易捕到,如今已近絕跡。
記者向太湖漁管會相關負責人求證,該負責人介紹,這種魚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時,太湖里時常能捕到,最多的時候一網可以撈起幾百斤。“當時這種魚的市場很好,有人專門用特制的絲網捕撈。”過了90年代中期就越來越難捕到了,后來就幾乎絕跡了。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周鑫研究員證實,胭脂魚在太湖已絕跡多年。這種生長于長江水系的魚,不像鯽魚、鰱魚那樣,當年就能繁殖,其性成熟期較長。因為過度捕撈及環境污染,許多原先常見的魚種也不見了。
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工作的魏開金研究員,多年從事胭脂魚研究,看到記者發去的照片后,明確肯定:這就是胭脂魚。他介紹,因為體型、顏色特別,它屬于我國特有的珍稀名貴魚類。上世紀八十年代,東南亞、法國、英國的人很喜歡把這種魚作為觀賞魚,在東南亞享有“亞洲美人魚”的美稱。我國出口比較多。“當時,很多人在長江里撈魚苗進行人工養殖,小魚苗捕撈過度,漸漸地胭脂魚就越來越少了。”另外,大量水電工程開發,阻斷了它們洄游到長江上游產卵繁育的路徑,原有的天然產卵場被破壞或減少,使自然存在的野生群體數量不斷下降。他指出,胭脂魚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國家明令禁止捕撈,更不能食用。但隨著近十年胭脂魚人工繁殖和養殖技術的推廣應用,養殖量開始增多,野生胭脂魚經過人工繁殖后的第三代是可以商品化的。
太湖原生重現
可能性極小
魏開金認為,基本可以排除這尾胭脂魚是太湖原生的。目前不光是太湖,在長江下游的湖泊幾乎都沒有這種魚了。突然出現這么一條,基本上斷定是從“外面”溜進來的。
在他看來,現在長江里還有很少量的野生胭脂魚,繁殖期一般在每年的四月份,五六月份時一些小魚苗會順著水流往下游去,游到下游后慢慢長大了,若剛好遇到“引江濟太”開閘調水,有可能會把這些魚帶到湖里。長江的胭脂魚苗中,還有極少量是漁業管理部門組織放流投放的。但他又指出,如果是魚苗從長江游過來的話,不應該只有零星幾條而應該是一群群的。所以,這尾胭脂魚更可能是從人工養殖場地“逃逸”到小河里,再從這些小河溝順勢游到太湖里去的。現在長江流域人工養殖胭脂魚的很多,其中重慶、湖北荊州、宜昌等地養殖的比較多,安徽、江西、江蘇等地也有人養殖。還有一種可能是信佛人士“放生”的。
為保護長江漁業資源,科研單位和漁業部門也在開展魚類增殖放流,記者查閱資料發現,今年6月20日長江常州錄安洲港區防汛基地,就放流了13萬尾胭脂魚苗。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