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就是通過這條渠道灌進來的。
來自遼寧的劉先生等人在昌邑市北部濰河邊買下大棚,養殖多寶魚苗。16日,劉先生向本報反映,因為12日臺風天氣引起的海水倒灌,沖毀了魚棚邊上的堤壩,將八個魚棚里面養殖的20多萬條多寶魚沖走。加上魚棚和設備的損壞,劉先生等八家養殖戶損失800余萬元。
每個魚棚的經濟損失超過百萬元
16日上午9點多,記者驅車趕到了昌邑市柳疃鎮青鄉社區漁爾堡村,在村東北方向的河灘上,正是劉先生等人受災的魚棚。“我們這邊一共有十個棚,其中有八個棚養著魚,一個棚里面有35000條魚左右。”劉先生說,因為聽說多寶魚比較容易養活,而且經濟效益高,所以他從2012年過來養魚。這邊現在有八戶多寶魚養殖戶。
劉先生告訴記者,當時購買魚棚花了40萬元,冷庫設備6萬元,還有發電機、抽水泵等其他一些零散的投入。而多寶魚苗是2元/條,一個棚大約養殖35000條左右的魚苗。經過10個半月的辛苦養殖,這些多寶魚基本上都已經長到了1斤以上,按照往年的價格,多寶魚每斤價格在22元—27元之間。 “現在眼看到了賣魚的時候了,結果誰能想到遇上了這樣的天災呢。”劉先生說,10月12日當天,海上出現了臺風天氣,大風引起的大浪導致海水倒灌。他們的魚棚北側就是濰河的一條支流,海水倒灌濰河,將魚棚北邊的一條堤壩沖出多個缺口,海水將魚棚淹沒,20多萬條已經長大的多寶魚被海水沖走。
“每戶人家損失超過了百萬元。”劉先生告訴記者,所有的魚棚都被海水沖毀了損失將近40萬元,加上棚里沖走的3萬多條寶魚(每條售價20——30元左右),以及幾萬元的冷庫和發電設備,每個棚的損失超過了百萬元。
魚棚被淹的滿地狼藉。
海水淹了 十幾個小時才退去
“當時海水來的很快,我們這些養殖戶好不容易才逃出去的,結果這邊的魚棚、家電都被水淹了。”劉先生等人帶著記者來到了魚棚和住處,只見養殖區周圍一片混亂,死掉的多寶魚遍地都是,淹沒在泥土里,散發著陣陣腥臭味,成片的蒼蠅圍著這些已經腐爛的魚。幾乎每個住戶家里都是一片混亂,家具和家電七零八落地倒在地上,生活用品和許多死魚堆積在一起,床上的被褥和衣服都濕漉漉的。
“海水淹沒上來有一米五左右深,家里的電器和物件都泡爛了。”劉先生指著墻上的海水浸泡印記說,海水是12號中午淹沒養殖區的,他們下午七點多回來查看情況時,還有一米多深,直到第二天上午他們回來時,才發現海水慢慢退去。
“當初我們過來養魚,都是跟親戚朋友借的錢。本來是想賺錢的,結果攤上這么個事,都不知道回家咋說。”劉先生說,現在養殖魚棚已經完全處于癱瘓狀態,他們居住的地方也無法通電,每天晚上都是摸黑睡在濕漉漉的床上,就連最基本的生活都快持續不下去了,更不用說修復魚棚和大壩恢復養殖了。
受災養殖戶 盼相關部門給與幫助
“往年這個時候也會被水淹,但是只是淹沒腳踝,根本到不了魚棚里面。今年海水倒灌特別厲害,聽說是濰河那邊有個壩壞了,才導致這種情況。”劉先生和其它養殖戶說,他們現在都不知道該怎么辦,只是希望政府能夠施以援手,幫助修筑堤壩,好讓他們能夠盡快恢復養殖生產,降低損失。
“如果有相關的規定,對于這種自然災害給養殖戶造成的損失,能夠給予我們一定的補償,那就更好了。”劉先生說,他們與相關部門交涉過,但是得到的答復是,他們的魚棚屬于違章建筑,不能給與補償,而且要被勒令拆除。
隨后,記者來到了昌邑市柳疃鎮政府,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養殖戶是外地人,不屬于當地政府管轄,而且魚棚所在位置是濰河河道內,屬于昌邑市濰河管理局。
記者聯系到了濰河管理局一名王姓副局長,王局長告訴記者,八戶養殖戶的魚棚雖然位于濰河河灘上,但是河灘的使用權一直在柳疃鎮政府手中,當地村民一直在河灘上種植農作物,包括魚棚那塊地的使用權也是當地村委向外轉包出去的,所以河灘實際的管理權應該在柳疃鎮政府。針對此事,記者將進行持續關注。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