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正是菊黃蟹肥時,太湖邊擺起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擂臺。昨天,吳中區東山鎮的養殖戶們興沖沖地趕到太湖邊,帶來了各自養殖的螃蟹在這里參加太湖大閘蟹“蟹王蟹后”爭霸賽。
“哇,這么威猛!”“這么大個……”昨天,東山鎮太湖邊,比賽還沒開始,就吸引了四鄉八鄰的人們跑來湊熱鬧,不時發出感嘆聲。開賽了,蟹農將大閘蟹進行集中展示。參賽的大閘蟹有著嚴格的要求,首先必須是在東山真水域養殖的太湖大閘蟹,其次要保證參賽的螃蟹鮮活、完整、潔凈、有活力。大閘蟹經專家檢驗符合參賽要求后,評委們上場了,仔細地對參賽“選手”評頭論足。
據介紹,此次參賽的10家單位精心挑選了公4.5兩、母3.5兩以上的出口大規格太湖蟹。“好的太湖蟹要從活體外觀、活躍度、飽滿度、熟體外觀、口感口味、膏黃的豐滿度等幾個方面來看。”專家介紹說,品質優良的太湖蟹活體要兇猛、青殼白肚金爪黃毛,煮熟后殼呈紅色、膏如銀質、黃要橘紅色,且膏黃都要豐滿,聞起來要有腥氣也要有香氣,吃起來有鮮甜的味道。經過評選,信聯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參選的雄蟹重9.6兩,奪得“蟹王”稱號,華記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選送的雌蟹重6.1兩,成功封后。
“太湖蟹主要吃螺螄、魚、玉米等,以太湖里的螺螄為主。蟹農生態養殖投入高,自然個頭大品質好。”信聯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秦雪榮養了20多年螃蟹,在太湖里有200畝養殖水面。他告訴記者,今年夏天高溫天少雨水多,太湖的水位高,為螃蟹生長提供了適宜的溫度和足夠的生長空間。此外,當地組織人員整治沿岸村莊環境,大大改善了太湖的水質,再加上太湖蟹農在養蟹過程中本身就技術成熟、舍得投入,所以普遍個頭比較大。
據介紹,蘇州太湖現有網圍養殖面積4.5萬畝,12個養殖小區,養殖戶約3000戶。從抽樣測產情況看,今年太湖大閘蟹養殖生產氣候適宜,預計全湖太湖蟹總產量2800噸。最近幾年,太湖大閘蟹主打“出口牌”和“品質牌”,市場影響力不斷攀升,在香港、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境外主要大閘蟹市場占據重要地位,成為中國出口大閘蟹市場的風向標。2011年,供往香港市場的大閘蟹就占到太湖大閘蟹總產量的近三分之一。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