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直以來,湖北的大閘蟹知名度和價格都低于陽澄湖大閘蟹,價格上的差異,除了品牌的影響力不夠外,更重要的是湖北的蟹普遍“個頭”偏小。而今年,我省仙桃一個螃蟹試點用先進養蟹技術培育出個頭不遜陽澄湖的大閘蟹。此外,我省今年也在開始著手本土培育蟹苗,大幅提升大個頭蟹產量,養蟹技術的提升背后有著怎樣的產業故事?“土生土長”的大個頭蟹又如何打響湖北品牌知名度?
仙桃養殖新模式給螃蟹做兩個“窩”
大個頭高收益 漁民從不愿養到一塘難求
11月5日上午,仙桃排湖漁場的漁民曾先生一早就捕撈起幾百斤大閘蟹,等著螃蟹販子上門收購。這些螃蟹看上去格外大,新鮮且有力量。“一般的公蟹有四兩多,大的甚至可以達到半斤以上。”曾先生說。記者發現,曾先生家里的養蟹池塘分為相鄰的兩個,一大一小。他說,螃蟹個頭大的“秘密”就在于此:這是一種新的養殖模式。被稱為“三加五”:三個月讓蟹苗生長在小池塘,另外五個月讓其生長在大池塘。
作為這種新技術的創始人之一,我省河蟹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湯亞斌說:“螃蟹個頭大小和它脫殼次數有關,陽澄湖螃蟹個頭大就因為它一般脫五次殼,而我省螃蟹大多只脫四次殼。以前,普通養殖模式就是把蟹苗直接丟在池塘,能活多少不知道,而現在這種模式,就是為蟹苗提供好的生態環境,促使它們脫殼生長。環境一好,螃蟹個頭自然就能大起來。”“排湖合作社2003年就開始養螃蟹,2009年,養殖戶基本九成以上虧本,一個十幾畝的池塘,能收的螃蟹才兩三百斤,根本賺不到錢。”排湖漁場黨委書記劉雙階說:“2010年,省里水產專家來排湖讓漁民按新技術養殖,頭一年,愿意試點的漁民每戶補貼一千元,當年每畝螃蟹產量就達120斤,第二年,農戶搶著養螃蟹,排湖漁場一塘難求。今年,平均畝產達兩百多斤。”劉雙階回憶:“當時有兩口子在外打工,把池塘4000塊錢一年租給別人,后來看到養螃蟹這么賺錢,又把池塘收回來,第二年就賺了10萬。現在有四百多戶農戶養蟹,螃蟹水域面積達8000多畝。”
水產部門調查報告顯示,今年10月27日,排湖漁場測得河蟹平均體重182克/只,其中雄蟹平均體重221克/只,雌蟹平均體重144克/只,測算出平均畝產河蟹超150公斤。據了解,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特級雄蟹大于4兩、雌蟹大于3兩,一級雄蟹大于3兩、雌蟹大于2.5兩等。目前,排湖漁場的大閘蟹個頭已可與之媲美。
洪湖嘗試本地育苗 螃蟹今后或長兩季
可保證蟹苗品質 實現我省螃蟹錯峰上市 彌補“蟹賤傷漁”缺陷
除了排湖漁場的養殖新模式外,近兩年來,我省不少漁場開始嘗試自己培育蟹苗。
為何要自行培育蟹苗?“我省現在每年需要的扣蟹大概在16億到20億只,折合人民幣超10億元。”湯亞斌說,螃蟹在海水繁殖、淡水生長,因此蟹苗都從江蘇等沿海地區運輸過來,蟹苗經過長途運輸,氣候難以適應,到湖北后難以存活,品質也會大打折扣。因此,我省洪湖、仙桃等地已有漁場開始培育本土蟹苗。
據介紹,洪湖六合公司目前培育的蟹苗是一年兩季,意味著同一池塘一年可產兩批大規格蟹苗,可實現我省螃蟹錯峰上市,彌補集中上市“蟹賤傷漁”的缺陷,填補春節市場河蟹供應空白。
兩季育苗技術怎樣實現?據了解,去年冬季,六合公司建設50個溫棚育苗池。今年2月份,把從江蘇生態育苗場定向培育的早繁大眼幼體(幼苗)運回培育,5月中下旬,將第一批扣蟹(衣服扣子大小的大規格蟹苗)賣給農戶養成當年的商品蟹。6月份,該公司拆掉溫棚,種植大量水草為蟹苗降溫,用常規方法培育扣蟹,至今年12月第二批扣蟹將上市。目前,這種一年兩季培育蟹苗的方法屬國內首創。根據洪湖本地實際,大多養殖戶都是用小池塘培育扣蟹后,在次年的5月底前才能轉出小池塘。如果千家萬戶5月到沿海購買大眼幼苗,一是時間趕不上趟,二是運輸風險極高,三是養殖密度不好掌握。本土育苗,正好避免了上述短處,解決了制約河蟹產業發展的瓶頸。
據介紹,近期的兩季育苗技術測產結果顯示,用第一季扣蟹生產的商品蟹平均體重147克/只,其中雄蟹平均體重170克/只,雌蟹平均體重122克/只,平均畝產河蟹125公斤;第二季扣蟹平均規格96只/千克,畝產150千克。兩季扣蟹平均畝產338千克。
何時打響湖北品牌給蟹農更豐厚回報
漁民無定價話語權
“大個蟹”多被江浙收走掛陽澄湖牌高價銷售
按平均畝產250斤大個頭大閘蟹計,仙桃排湖漁場8000畝養殖水域,應有兩百萬斤大個頭的本地蟹能上市,可記者走訪市場發現,目前大點的螃蟹一般在三兩五左右,四兩左右的螃蟹很少見,大多是論只賣的陽澄湖大閘蟹。我省明明有自己的大塊頭蟹,卻很難端上湖北人自己的餐桌,這又是為何?“我們的大螃蟹多半被賣到了江浙一帶。”有漁民說,大個頭的大閘蟹,湖北的販子出60元一斤收購,外地販子會出到62元,當80元一斤收購時,外地販子又出到82元,最終,這些大個頭螃蟹被收到江浙一帶,在陽澄湖邊“洗一下澡”,掛上陽澄湖大閘蟹的標簽賣向全國,也有可能又賣回湖北。“那時,它的身價就開始倍增,動輒一只接近百元。”
對此,仙桃水產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陽澄湖大閘蟹品牌知名度已有多年,我們的大閘蟹雖然現在在個頭上有底氣與他們競爭了,但我們做品牌并不專業,且養殖面積目前也并不大,所以我們的漁民才會吃虧,在定價上沒有話語權。”該負責人還表示,此外,單個漁民自己更不太可能具有品牌意識,所以,未來,會加大養殖面積,開展品牌運營,甚至與電商廣泛開展合作,通過打響“排湖牌”,來提升湖北大閘蟹的品牌附加值。“其實湖北的大閘蟹與陽澄湖大閘蟹差別就是在名氣上,規格和品質其實差不多。”
大塊頭蟹何時能“占領”武漢市民的餐桌?仙桃市水產局負責人說,目前,本地產的大個頭螃蟹(超過四兩的公螃蟹和超過三兩的母螃蟹)在武漢市場的銷售份額應該不足百分之十。明年,仙桃至少會有500萬斤大塊頭蟹上市,除了部分流向江浙市場外,更多的會打出排湖蟹統一品牌,將其推向武漢市民的餐桌,價格會低于陽澄湖大閘蟹。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