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今年以來,威海市將遠洋漁業作為海洋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和重點環節,積極創新發展思路、強化推動措施、爭取項目政策支持,遠洋漁業持續保持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1-10月份,全市共實現產量18.8萬噸、產值22.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5%和219%。
一是打造現代化船隊。投入30多億元,新增專業遠洋漁船近200艘,總數達到330艘,功率超過25萬千瓦,漁船數量占全省75%、全國18%。今年遠洋漁業產量可突破20萬噸,產值突破25億元,均增長200%以上,創歷史最好水平。二是建設海外基地。加快在遠洋漁船生產集中的西南大西洋、中西太平洋等區域建設綜合性遠洋漁業基地,為遠洋漁船提供配套服務。目前全市6處遠洋漁業基地獲商務部批準,其中靖海集團印尼基地、藍越公司斯里蘭卡基地已動工建設。三是開拓作業漁場。堅持過洋性作業與大洋性作業并舉,積極參與國家試捕項目,作業漁場拓展到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公海及印尼、斯里蘭卡、加納等20多個國家的專屬經濟區水域,作業方式拓展到魷魚釣、金槍魚釣、公海單拖網、中上層圍網等。四是延伸產業鏈條。在石島區域建設了總規模100多萬噸的冷鏈物流園區,成為全國最大的金槍魚、魷魚精深加工基地。遠洋運輸船達到4艘,明年可增加到10艘,今年運回自捕水產品13萬噸,占遠洋產量的65%。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