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水產門戶網從國外網站翻譯一篇題為“泰國專家:白對蝦生長緩慢的元兇是腸孢子蟲”的文章,文章稱泰國專家研究發現了近年來導致對蝦生產緩慢的原因是由于一種腸孢蟲(最后確定這種寄生蟲全稱:腸道上皮細胞微孢子蟲,簡稱“蝦肝腸胞蟲”)引起的,文章引發了業界人士廣泛關注。而在文章發表以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黃倢研究員已對導致對蝦生長緩慢的問題開展相關調查研究。借第九屆世界華人蝦蟹養殖研討會召開之機,中國水產門戶網小編就相關的問題對黃倢研究員進行專訪。
對蝦“棉花病”與生長緩慢是相同病原引起的嗎?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黃倢研究員
黃倢:不是的。關于網上報道的導致對蝦生長緩慢的寄生蟲,全名應該稱為“腸道上皮細胞微孢子蟲”,因為這種寄生蟲主要集中侵害對蝦的肝臟,由于名稱較長,簡稱蝦肝腸胞蟲(并且是“胞”字而不是“孢”字,因為這個蟲沒有孢子的含義)。網上文章的配圖是對蝦“棉花病”的圖片,所以配圖是錯誤的。對蝦“棉花病”主要是由微孢子蟲引起,它屬于另一種寄生蟲,破壞對蝦的肌肉,使肌肉形成棉花狀,而導致對蝦生長緩慢的寄生蟲叫蝦肝腸胞蟲。
微孢子蟲引起的對蝦“棉花病”
腸道上皮細胞微孢子蟲引起的對蝦生長緩慢的對蝦
感染蝦肝腸胞蟲的對蝦會出現哪些癥狀?
黃倢:感染了蝦肝腸胞蟲的對蝦,沒有出現太多明顯的死亡,盡管蝦子比較小,但腸、胃仍然充滿著食物,肝胰腺略微萎縮,發軟,但顏色比較深,所以從表面上看起來,蝦并沒有明顯病癥問題,但就是不長個,偶爾伴隨有白便。
對蝦生長緩慢均是由蝦肝腸胞蟲引起 ?
黃倢:蝦肝腸胞蟲呈陽性或陰性與生長緩慢有著密切的相關性,但并不是所有的生長緩慢都是由蝦肝腸胞蟲引起的。如養殖過程管理不好、投料不足、投苗密度過大、養殖塘ph值過低(一般在7以下)均會導致對蝦出現生長緩慢。另外有一些病原體也會造成對蝦生長緩慢,如IHHN(傳染性皮下及造血組織壞死病毒)。今年我們在一些病例中就發現IHHN和蝦肝腸胞蟲同時感染的病蝦。
蝦肝腸胞蟲引起的危害嚴重嗎?
黃倢: 以前,寄生蟲(如纖毛蟲等)對對蝦危害比較小,對產業的影響并不大,因此大家忽略寄生蟲對于對蝦危害的問題。但近兩年來,蝦肝腸胞蟲引起的對蝦生長緩慢的后果或者比EMS更嚴重:因為患病對蝦也一直吃飼料,所以養殖戶會把所有的時間和飼料都用于養殖這種患病而根本長不大的對蝦身上,而到頭來往往達不到有效的收獲。
蝦肝腸胞蟲是怎樣傳播的?
黃倢:通過對采集患病樣品的檢測,發現蝦肝腸胞蟲陽性檢出率相當高,檢出率高達45%,而白斑病檢出率一般只有27%左右。蝦肝腸胞蟲可以垂直傳播也可以水平傳播。一、從種苗攜帶病原垂直傳播,二、被蝦肝胞蟲污染了養殖池進行水平傳播。
養殖生產中如何防控蝦肝腸胞蟲?
黃倢:建議養殖戶從苗種期就要做好篩選工作,做好蝦苗檢測工作,避免購買攜帶病原的蝦苗,做好清塘,最好用蓄水池處理過的水來養殖,另外不要投喂攜帶病原的活餌料。
目前我們正研究和篩選相關的藥物(驅蟲藥),希望能用藥物來對抗這種病害。
中國水產門網獨家報道,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獨家報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