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晴暖的午后,記者在寶坻區現代農業泥鰍水蛭繁養基地的試驗區看到,成群的螃蟹苗正排著隊在池塘邊覓食。紐扣大小的螃蟹穿著墨綠色的“盔甲”,揮舞著兩只大鉗子,看著煞是威武、健康。基地負責人王洪營告訴記者,這些就是他們今年引進的大眼幼體扣蟹。目前,扣蟹長勢良好,達到了預期的產量。“咱們今年6月中旬撒大眼幼體150斤,經過咱們三個半月的養殖周期,扣蟹(長到)一斤60到70尾,咱們現在暫養池里邊有蟹苗45000斤左右。”
過去寶坻區從遼寧、河北等地購買扣蟹,不僅養殖成本高,成活率還低。今年,瞧準了本地蟹苗巨大的市場空間,寶坻區現代農業泥鰍水蛭繁養基地專門聘請專家,引進大眼幼體進行本地化培育,基地養殖專家劉長馳說:“以前也有不少從外地進的扣蟹養成蟹,成活率肯定低,因為他水土、水質和水溫、氣候它不適應。咱當地養的苗在當地本土肯定適應,成活率比較高。我們明年計劃在大眼幼體上還得擴大規模,面積還得增加。”
據了解,現階段,在寶坻區現代農業泥鰍水蛭繁養基地,隨著池塘水溫的下降,45000斤扣蟹即將進入休眠或半休眠狀態。明年開春,這些扣蟹將被撒入基地的稻田,進行第二年養殖,預計稻蟹立體種養面積將在4000到5000畝。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