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世界華人蝦蟹養殖研討會第二天的會議更加精彩紛呈,各國(地區)頂級專家向與會嘉賓奉獻年度最豐盛的美味——全蝦宴。
南美白對蝦
臺灣羅竹芳教授:(南美白對蝦)副溶血弧菌之殺蟲毒素與誘導蝦類急性肝胰臟壞死癥
臺灣成功大學羅竹芳教授主要從事研究水生甲殼類生物病毒性疾病,她認為對蝦類急性肝胰腺壞死癥是近年來新起的副溶血性弧菌性疾病,且重創養蝦產業,然而至今致病機制仍待研究。通過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株和非致病株的基因體測序與比較,已找到可判別致病株與非致病株的專一性序列。據她的研究成果證實,副溶血性弧菌的pir毒素是引起急性肝胰腺壞死癥的關鍵。在今天的大會報告中,羅教授稱基于昨天美國亞利桑拿大學Donald V. Lightner教授進行了更全面的闡述,她的團隊克服了Lightner教授的研究困境,成功從質粒上敲下了pir’A和pir’B,做了理想的回感試驗。兩張基因與光桿菌pir基因相似度為30%,與蘇云芽胞桿菌昆蟲毒素基因相似度10%,結構相似度卻很高。羅教授在回答蝦產業體系首席科學家何建國教授提問時認為,對蝦肝胰腺上皮細胞存在與昆蟲消化器官類似的受體。羅教授認為今后的研究方向應是往尋找pirA和pirB基因源方面去探索。
羅氏沼蝦
以色列古里安大學的Amir Sagi教授:RNAI全雄羅氏沼蝦繁育技術
Amir Sagi教授:通過把一種叫“dsRNA"的干擾物質注射到雄性羅氏沼蝦,覆蓋其雄性激素并表現出雌性行為,讓這些親蝦與雄性親蝦交配,連續經過兩代的繁育,基本可得到完全雄性的羅氏沼蝦(單性)蝦苗。這種繁育方法類似于YY羅非魚。而養殖這種全雄的羅氏沼蝦生長速度快,養成收獲時間比原來可縮短一半,如原計劃養殖80天時間到達規格只要40天就可實現,更重要是全雄的羅氏沼蝦個體巨大,售價高,因此養殖的效益十分可觀。Amir Sagi教授稱將激素注射到雄性羅氏沼蝦體內過程對其成活率影響不大,一般成活率可達80%以上。
據悉,國內羅氏沼蝦苗種正面臨退化境況,養殖病害多發,蝦苗養不大等嚴重影響了養殖效益,南美白對蝦同樣存在如此困境,行業人士多方尋找替換養殖品種。所以Amir Sagi教授關于培育全雄羅氏沼蝦的信息,引起不少種苗業及養殖戶極大的興趣。
紅鰲鰲蝦
澳大利亞曾朝曙教授:澳洲淡水龍蝦養殖技術
曾朝曙教授稱澳洲淡水龍蝦是澳洲的土著種,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進入養殖,剛開始養殖的時候不少科研者認為它有可能成為一個重要的養殖品種,因為它的放養密度高,雜食性,對蛋白要求低,生長快9個月便能長到50-100克,但在澳洲產量不高。
目前澳洲淡水龍蝦在澳大利亞面臨的困境是:澳洲淡水龍蝦的商業飼料配方以玉米、米糠等為主,放進水以后很容易溶化,不利于澳洲淡水龍蝦攝食,也造成浪費和影響水質;由于產業小,當地的飼料廠不愿意花更大的成本去研究相關的飼料,只生產提供一種4.5mm規格的商業飼料;養殖戶投料頻率不一,有的養殖戶一天投兩次,有的兩天投一次。針對這些問題,曾教授展開了研究并給出了解決方案。對飼料的快速溶化問題,曾教授在研究中發現,通過添加粘合劑,可有效解決飼料快速溶化的問題,使用添加劑的飼料,它的浪費率降至5%,而且生長速度不受影響。曾教授在研究中發現,飼料顆粒的大小直接影響到澳洲淡水龍蝦的攝食時間和飼料浪費率,如果顆粒過大,那澳洲淡水龍蝦需要咬碎飼料后才能吞進嘴里,不但增長了它的攝食時間,也增加了飼料的浪費率,而且澳洲淡水龍蝦攝食也是能量消耗的過程,如果能減少攝食時間長,那節省下來的能量就能用于生長。因此曾教授推薦,5-10克規格的澳洲淡水龍蝦,以投喂1.0mm規格的飼料最佳,15-30克 規格的以投喂2.0mm規格的飼料最佳;35-50規格的以投喂2.0mm規格的飼料最佳。在投喂頻率上,曾教授建議3-4天投一次料。
針對國內關注的澳洲淡水龍蝦產卵低、個體不均勻等熱點問題,曾教授表示,目前澳大利亞也在從事洲淡水龍蝦的選育工作,受經費影響,目前工作進展慢,產卵低的難題還未解決。另外,澳大利亞正在應用新的方法,將卵取下來放到孵化器孵化,類似于羅非魚的做法。
斑節對蝦
南海水產研究所江世貴研究員:中國大陸的斑節對蝦養殖
中國水科院南海研究所的江世貴所長在報告中提到,自2010年以來,我國的斑節對蝦養殖產量總體穩定,產量在6-8萬噸,自引進南美白對蝦后,斑節對蝦的養殖面積有所減少,但工廠化養殖有所增加,總體來仍以半精養為主,占到8成左右。目前我國的斑節蝦面臨的問題是養殖停滯,養殖面積在不斷減少、幼體的飼料質量不過關,蛋白質含量不達等等。現階段我國的斑節對蝦各種養殖模式并存,主要包括大水面混養模式(混養的包括石斑魚、革胡子鯰魚等)、河口區池塘養殖、灘涂池塘養殖、高位池養殖以及加裝水處理系統的高位池養殖模式,值得一提的是高位池養殖模式,它的產量可以達到1000多斤/畝,因為斑節對蝦的價格一般比南美白對蝦高一倍左右,江所以認為這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模式。除此之外,江所長還介紹了中國大陸的斑節對蝦良種育種工作,由南海所選育的“南海一號”近年來已在廣東、廣西、海南、浙江和遼寧等地進行示范推廣,示范面積超過一萬畝。對于我國斑節對蝦的未來發展,江所長表示我國斑節對蝦的養殖一是走生態,環保、中低產,高端蝦的路線,一是走集約,高產,工程化,安全食品路線。而苗種方面一方面是培育高產、適應高密度的良種,另外要推行苗種育苗的標準化和推進育-繁-推一體化。
第九屆世界華人蝦蟹養殖研討會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http://bbs.bbwfis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4694
中國水產門戶網獨家報道,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獨家報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