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洪斌離開恒興之后,動向就一直備受關注。此番收購廣東君有,隨后攜廣東君有加入大北農水產科技集團,在業(yè)界引起很大的震動。這跟李維峰從海大辭職后,組建廣州谷旺有限公司,聯同新希望六和共同出資組建廣東六和飼料有限公司,有一些相似之處。從李維峰、蔣洪斌,再算上何顯坤等人辭職后,迅速轉型成為創(chuàng)業(yè)者,這種情況恐怕還會不斷出現。這當中的原因,除了經營業(yè)績的因素之外,更主要是因為職業(yè)經理人在經營理念、利益訴求或職業(yè)規(guī)劃與企業(yè)老板或大股東存在重大分歧所致。
小編梳理一下這回大北農增資廣東君有的來龍去脈,簡單作個探討:
(1)2014年10月8日蔣洪斌正式離職,暫由恒興董事長陳丹兼任總裁一職。在此之前,易勇均、毛中君已經先后離職,這兩人此前分別擔任中山大海、恒興科技的總經理,更早之前是在通威、新希望六和干過,屬于實戰(zhàn)型的營銷精英。有傳蔣洪斌、易勇均、毛中君在廣東君有重新聚首,不過這點未經本人證實。
(2)君有飼料由上市企業(yè)正邦科技與自然人于2013年8月21日共同出資1500萬元設立,正邦科技占股55%。2014年12月23日,自然人蔣洪斌收購廣東君有股東——正邦及自然人100%股權。據小編了解,這個談判可謂郎有情妾有意,中間有小波折,總體還是相當順利,雙方也是迅速達成了共識。
(3)2015年1月9日晚間大北農公告稱向君有增資3870萬元,占股60%,蔣洪斌增資900萬占股40%。在公告內容中,最引起小編注意的不是多少錢,而是這么一句話:“增資后,大北農向君有委派陳忠恒先生、易敢峰先生與蔣洪斌先生共同組成君有新一屆董事會,易敢峰先生擔任董事長,蔣洪斌先生擔任法定代表人;君有不設監(jiān)事會,只設一名監(jiān)事,由公司提名;君有總經理由蔣洪斌先生擔任。”這里透露的信息是,大北農將直接參與廣東君有的經營,而不是只管財務。這也是蔣洪斌的創(chuàng)業(yè)跟當年李維峰不大相同的一點。
(4)兩個月前,大北農水產科技集團正式成立,大北農集團董事長、總裁邵根伙博士在2014年11月親自掛帥擔任水產科技集團總裁,進行全面戰(zhàn)略統(tǒng)籌規(guī)劃。已經充分顯示出大北農在水產飼料大干一場的決心,可能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堅決。
(5)大北農涉足水產飼料其實有10年左右的歷史,但受創(chuàng)業(yè)團隊的歷史背景及大北農成長歷程影響,企業(yè)資源并未向水產飼料傾斜,僅在湖南、江蘇、天津和寧夏等局部市場有些嘗試,沒有進入水產料需求最強勁、競爭最激烈的華南市場,每年水產飼料總量達不到20萬噸。從前幾年大北農與粵海之間的緋聞不斷,到今天控股廣東君有,大北農一直想打開水產飼料市場,但苦于缺少真正了解水產飼料市場、熟悉業(yè)務模式、掌握水產養(yǎng)殖戶需求的骨干團隊。蔣洪斌能否把大北農水產科技集團最大的一塊短板補上,仍然需要時間證明。
(6)大北農水產科技集團將2015年定位為全面啟動大發(fā)展的元年,并計劃在2017年將水產飼料銷量推向近80萬噸的規(guī)模。小編認為,大北農水產科技集團要快速上量,又想走高端產品路線,最有可能在淡水魚膨化料、特種水產料上面發(fā)力。但也要看到,水產飼料領域四大“巨頭”年銷量達到百萬噸級別,大北農水產科技集團與其之間的距離甚為遙遠,而且近年來水產飼料的增長速度已經明顯放緩,在養(yǎng)殖技術、養(yǎng)殖模式沒有取得重大技術突破之前,水產料市場基本處于零和競爭,大北農想在2017年沖擊80萬噸的規(guī)模,不啻于“虎口奪食”,難度可想而知。
(7)以蔣洪斌為首的團隊對于華南水產料市場的用戶需求、業(yè)務模式、技術服務等都十分熟悉,結合大北農的品牌、技術、采購、資本,能夠迸發(fā)出多大的能量,確實令人期待。這里很關鍵的一點:以蔣洪斌為首的團隊與大北農之間的磨合、融合程度,決定了這種合作模式的成與敗。
(8)正邦當初雄心勃勃想要進入水產飼料領域,如今出售“廣東君有”股權,說明了水產飼料并不是一塊容易啃的骨頭。大北農能否復制豬料領域的成功模式,水產事業(yè)財富共同體模式能否在水產飼料業(yè)務推進中開花結果,也有待證明。
(9)小編估計,大北農水產科技集團、廣東君有將在2015年掀起水產界的搶人大戰(zhàn)。他們要大展拳腳,就必須大量招收技術骨干、業(yè)務精英。能找到什么寶貝,這是一大挑戰(zhàn)。找到這些人才之后,如何進行管理,又是一大挑戰(zhàn)。
(10)大北農增資廣東君有之后,是不是意味著此前收購粵海的傳聞正式告一段落了?這個問題,留給大家共同探討。
發(fā)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飼料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