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伊始,我們飼料行業就如同被攪亂的一池春水,激蕩出一圈圈的漣漪。有新希望陶煦離職,李兵接任新希望六和總裁,有唐人神、正大、溫氏、雛鷹農牧聯合美國企業進行聯合育種,這邊大北農頻頻釋放出各種擴張水產飼料市場的動作。一直垂涎水產飼料市場的大北農,其水產飼料市場只有20萬噸左右,而要打開水產飼料市場,相比起自己下水,依靠收購、兼并的方式顯然是為上策。
“君有”將成為大北農擴張水產飼料市場的探路石
首先是1月6日大北農水產科技集團正式成立,大北農高調宣布自己在繼續進軍水產飼料市場的雄心,提出了打造全球高檔水產飼料市場第一的目標。邵根伙擔任水產科技集團總裁,表示大北農水產已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到了爆炸式發展的時機,一定要堅定目標,進軍全球高檔水產料第一。據了解,2015年大北農提出要布局10個生產基地,產能實現100萬噸,服務工程師1000人,2017年飼料銷量要達到80萬噸。
1月9日,大北農發公告稱,公司與蔣洪斌先生于2015年1月在北京簽訂了《關于廣東君有飼料有限公司增資擴股協議》,約定由公司向廣東君有飼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君有”)增資3870萬元, 占股60%,其中3600萬元作為實收資本,270萬元作為資本公積金。廣東君有主營業務范圍為:飼料、飼料原料、魚粉、水質改良劑、收購農副產品等。大北農收購君有飼料這一消息成為在行業內炸開之后,引起行業高度關注,將此看作大北農進軍水產飼料市場的大動作。高度關注的背后,是與蔣洪斌的合作能否撬動水產飼料市場的質疑。靜書認為,目前大北農各種表現都是指向對于水產飼料市場的志在必得,收購君有飼料,與其說是殺進水產飼料市場的籌碼,不如說成是一顆探路石。
首先,我們來看廣東君有飼料的背景。
廣東君有為2013年8月正邦集團以825萬元出資與鄧永斌共同組建,該公司注冊資本為1,500.00萬元,正邦集團持股55%。
2014年11月11日,恒興前任總裁蔣洪斌收購廣東君有飼料有限公司全部股份,100%控股。
接下來才是今年1月份,大北農出資3870萬元,控股60%。并且,增資后,公司向君有委派陳忠恒先生、易敢峰先生與蔣洪斌先生共同組成君有新一屆董事會,易敢峰先生擔任董事長,蔣洪斌先生擔任法定代表人,君有總經理由蔣洪斌先生擔任。本著“人股同在”的原則,如蔣洪斌先生出現離職、兼職、從事競業禁止行為、喪失工作能力或行為能力等原因不能繼續全職為君有提供服務的,其股權應全部轉讓給公司。(條件還挺嚴格的說)
有人將大北農與蔣洪斌的合作,與去年5月新希望與李維峰的合作進行類比,表面來看,都是從企業出走的高管與另一家龍頭企業進行合作。但是細看下來,二者之間區別很大。最大的區別便在于,新希望給予了李維峰更多的操作空間。
而入主君有 將成為大北農擴張水產飼料市場的探路石
圖1 2013年、2014年君有飼料凈資產、凈利潤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2013年8月份正邦與鄧永斌以1500萬元組建君有飼料之后,其在市場的表現并不大令人滿意。到現在也就是一年半不到的時間里,已經易主三次。盡管君有作為廣東的水產飼料企業,對于當地的市場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從其業績表現上,不能算作是一只績優股,更不能簡單被看作是大北農殺進水產飼料市場的重要的籌碼。畢竟相比起目前廣東地區2300萬噸的飼料銷量,其中海大、南寶、雙胞胎均在200萬噸左右。還有其他類似粵海、恒興等大型水產飼料企業,競爭相當激烈。
應該說從金新農何顯坤離職開始,我們飼料行業的高管出走之后,要么自立門戶,要么與大企業進行聯手。而新希望、大北農之所以愿意掏出巨資,更多的原因是看中了他們本身的能力以及對行業經驗、人脈的積累。這樣看來,便有點“英雄主義”情節了。而就當下的幾個案例來看,資本與人才/團隊的結合,并不一定都能結出令人羨艷的果實來。
相比起行業媒體,新希望、大北農在水產飼料市場的動作,更牽動著通威、海大等國內水產飼料企業的神經。傳統的畜禽料企業不斷裹挾重資本殺進場,水產飼料市場彌漫的硝煙也愈發濃烈。也只能等待大潮褪去,才能看到最終誰扛起了勝利的大旗。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飼料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