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西對蝦養殖區域病害發生和防控的現狀如何?抗生素、化學藥物等的投入情況如何?生態防病技術的普及程度如何?水產養殖業真的是地表水抗生素污染的主要來源嗎?
為了解決上述疑問,海洋先鋒隊成員緊扣本次活動主題,根據自身的專業知識和當前的新聞背景,針對性地選擇了湛江、吳川、廉江、徐聞、遂溪、陽江、茂名等對蝦主要養殖區,以市場占有率九成以上的南美白對蝦養殖業為切入點,著重調查養殖從業人員知識水平和防病理念、養殖期間的發病程度及用藥情況、養殖模式及水質優劣、藥物生產及銷售渠道等環節的現狀,旨在為了解粵西地區對蝦病害防控的現狀提供統計信息,為生態防病技術的建立和推廣奠定理論基礎,為形成質量安全、高效健康的對蝦產品提供保障。
調研期間,我們共發出150份調查問卷,其中收回有效問卷共128份,經數據整理、統計分析,特做出如下報告:
文 / 2014水產中國 廣東海洋大學·海洋先鋒隊 指導老師:魯義善
一、粵西地區南美白對蝦養殖戶基本狀況
粵西地區對蝦養殖戶年齡主要在40-50歲,占37%;其次為50歲以上,30-40歲次之,從業人員年齡偏高(圖1)。其文化水平以初中及以下水平為主,占78%,高中文化程度的次之,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為零,顯示從業人員文化水平偏低,多根據經驗進行養殖,而對前沿養殖知識和養殖技術了解不多(圖2)。在從業時間方面,養殖時間為1至10年的人數占60%,其中養殖經驗為1至4年的占大多數,他們很多是從江浙地區慕名到粵西地區來開展自己的對蝦養殖事業,雖然江浙人動手能力強、創新意識強,但是沒有專業知識和養殖經驗,僅僅因為看到粵西地區對蝦養殖行業表面的發達就過來投資,其實是具有一定的風險的。
圖1.養殖戶年齡統計
圖2.養殖戶文化水平統計
圖3.養殖戶從事養殖南美白對蝦時
二、南美白對蝦養殖池塘基本狀況
高位蝦塘,主要是指在海邊養蝦的池塘地勢高于海平面,與低位池相對而言。
從圖4可知,當今高位池和土塘的數量不相上下,據養殖戶講述,高位池已慢慢成為一股風潮,相信今后使用高位池養殖的數量會逐年增多。現在蝦這么難養,怎么高位池還越建越多呢?養殖戶的普遍觀點有以下幾個:一是土塘養殖基本上沒有什么可以創新的亮點,除了搞魚蝦混養;二是高位池高產,效益高,養殖戶看到了效益和利潤;三是高位池用一代苗的比較多,長速快,周期短。但是其實高位池也有很多不足,甚至有些人都覺得高位池并不是最好的養殖方法,隨著養殖技術的發展,未來的方向是工廠化循環水養殖。
從圖5看,現時養殖的單口塘面積以及養殖戶認為最理想的單口塘面積均為2至5畝,占50%。他們認為,太小造價高、增加成本,太大水質難以控制,一旦發生病害損失慘重。現今在粵西地區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開展1畝1口塘的養殖模式,水質容易控制,對蝦發病容易發現容易處理,獲得不錯的效果和收成。
圖4.養殖戶池塘條件
圖5.池塘面積統計
三、養殖南美白對蝦的藥物使用情況
圖6.養殖戶對抗生素藥物及化學藥物了解
圖7.養殖戶藥物使用情況
圖8.藥物在養殖過程中所起作用
在采訪各地藥店時,工作人員為我們介紹抗生素主要分以下幾類:
1.青霉素類:青霉素、氨芐西林、阿莫西林等;
2.頭孢菌素類(先鋒霉素類):頭孢氨芐、頭孢羥氨芐、頭孢噻呋、先鋒霉素5等;
3.氨基糖甙(讀間同:代)類:鏈霉素、慶大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安普霉素等;
4.大環內酯類:紅霉素、羅紅霉素、泰樂菌素等;
5.四環素類:土霉素、強力霉素、金霉素、四環素等;
6.氯霉素類:氟苯尼考、甲砜霉素、氯霉素等;
7.林可霉素類: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
8.其他類:硫酸粘桿菌素等。
從圖6可以看出,53%的養殖戶表示對抗生素完全不了解,原因是藥店一般不推薦他們使用抗生素類型的藥物,技術員也主張預防病害而不是治療病害,因此養殖戶基本不會去了解抗生素類型的藥物,對抗生素類藥物有又來的比例基本為零。而且現今對蝦的病害種類越來越多,病發越來越頻繁。過去藥物使用次數多,對蝦的抗藥性逐漸變強,養殖戶對藥物的需要量逐年下降,更有甚者建議完全不使用藥物。
藥店工作人員表示,近年來店內銷量最高的是調水類的產品,而抗生素類的產品銷量很低,進貨量很低,僅為了存儲少量在店內以防萬一。
圖9.投藥后無效對蝦依然死亡情況
圖10.出現投藥無效情況一般如何處理
從圖9及圖10可以看到,遇到投藥無效對蝦依然死亡這類情況的養殖戶占87%,其中忍氣吞聲自己撈蝦排塘的就占52%。大部分養殖戶表示,現在養殖情況大致一樣,周邊養殖戶朋友出現的問題都非常相似,養不好就只能抱著認命的態度,認為對蝦行業已經慢慢衰落,一部分養殖戶已經有了轉行的準備。
四、養殖戶選購藥物的基本情況
圖11.養殖戶選購藥物途徑
圖12.養殖戶選購藥物是最注重的因素
圖13.養殖戶是否對藥物成分及相關說明進行了解
圖14.習慣使用某種藥物后是否愿意嘗試使用新藥
從以上三個統計圖可以看出,近50%的養殖戶在選購藥物的時候是自己選購,其中超過60%的養殖戶最重視的是質量,對于是否愿意嘗試用新藥的意見就各不相同,30%認為,對自己養殖場里面對蝦病害情況有幫助的,當然要試一下;同時也有30%認為,反正治不好,換種藥作用也不大。據大多數養殖戶反映,他們接觸到的所謂“新藥”也就是店拿“壓倉貨”改頭換面來欺騙養殖戶的金錢和感情,滿心歡喜以為池塘里的對蝦有救,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五、南美白對蝦藥物市場的基本情況
圖15.養殖戶認為藥物供應商主要存在問題
圖16.供藥商提供技術支持和售后服務情況
養殖戶認為現今供藥商存在的最大問題中(圖15),占比例最高的兩項是:作用不明顯(占65%)及虛假廣告(占25%)。并在圖16中可以發現,認為供藥商提供的技術支持和售后服務不好或一般般比例超過70%。由兩個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對蝦養殖戶對供藥商的意見是很大的,換句話說,就是現今供藥市場存在的問題還是很大的,整個市場體系的建設水平還有待提高。
六、當今南美白對蝦養殖行業最棘手的問題
圖17.養殖戶認為當今養殖行業最棘手的問題
什么是當今南美白對蝦養殖行業最棘手的問題?49%養殖戶認為病害的影響,43%認為是水質的處理(圖17)
據養殖戶反映,2014年南美白對蝦病害情況比前兩年有所緩和,還是對蝦偷死、軟甲、紅體、空腸胃和肝萎縮等問題依然防不勝防,一直困擾著粵西地區眾多蝦農。每年5-9月是廣東省南美白對蝦養殖的黃金季節,也是暴雨等極端天氣的多發季節。每次暴雨前后都會不同程度地對南美白對蝦養殖造成影響。暴雨前,由于氣壓低、天氣悶熱,使池塘溶解氧快速下降,容易導致養殖對蝦和其它水生生物處于不適狀態,少數微生物(藻、菌)開始死亡;暴雨時,水溫急劇下降,光照減弱,微生物出現大量死亡,藻菌相出現轉換,池塘的微生態結構發生急劇變化,對蝦發生“應激”反應;暴雨后,天氣晴熱,多數池塘藍藻大量繁殖,加上死亡的微生物腐敗,導致池塘水質變差,底層缺氧,對蝦容易患病,發病率較高。
綜合以上所有數據以及海洋先鋒隊向綠百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粵海集團、利洋水產藥店及東海島養殖基地、吳川吳陽鎮、徐聞和安鎮和新寮鎮、遂溪樂民鎮、廉江營仔鎮和車板鎮、茂名電白縣賀博鎮和龍山鎮、陽江大溝鎮和雅韶鎮等眾多養殖戶和藥店的調查了解,與其說養蝦是靠天吃飯的行業,不如說它是建立在高技術基礎之上的賭博業。
我們不敢斷言中國地表水抗生素含量超標與水產養殖行業無關,但可以肯定的是,粵西地區南美白對蝦養殖行業對此的“貢獻”確實很微弱。在對魚、蟹、蝦等水產品的養殖過程中,包括抗生素在內的藥物是防治水產動物病害的主要手段,也是最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我國作為水產養殖大國和水產品出口大國,對于水產養殖過程中藥物的安全使用安全非常重視。我國早在2004年就修訂和頒布了《獸藥管理條例》、《水產品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建立了一系列的質量標準,對包括抗生素在內的漁藥的使用進行了規范,所以縱觀全國養殖行業對抗生素藥物也應當無法濫用。
實際上,抗生素所發揮的積極作用主要體現在防治水生動物疾病、促進生長、節約營養成分等方面。尤其是抗生素的應用有效控制了許多水產疾病的發生,促進了水產養殖業的發展。我們認識的新事物越多,越來越關注的應該是如何正確運用抗生素來發展我們的水產養殖行業,而不是一味的妖化抗生素,使得藥店不敢賣,蝦農不敢買,技術人員也不敢利用抗生素來研制其他有效的產品。
只要國家水產養殖過程藥物的制造、零售和使用的監管機制健全、對違法行為的懲罰態度強硬懲罰力度足夠;制藥企業提高對養殖戶的責任心,對企業榮譽保持強烈的維護意識;養殖戶之間多交流經驗,多學習方法,多與供藥商和技術員反映問題,交流看法;各高校學習水產養殖專業的學生多往群眾里去,以實踐為鞏固和理解課本知識的基本方法。我們相信,南美白對蝦養殖行業一定會再見輝煌!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