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15年飼料戰爭打響如何打好營銷這場硬戰?中國有句老話,叫“先謀而后動”,越想越有道理。我們在組建一個團隊之前,確實要好好設計一下——我們要組建一支什么樣的團隊?這個問題搞清楚了,組建團隊才會順風順水。很多企業的團隊不得力,就是因為沒有把頂層設計搞好。
1、主營業務定位
有的公司只經營一種業務,比如只做飼料業務,甚至只做豬料,這叫“單一業務”;有的公司除了做飼料業務,還做另一種、幾種業務,比如還做房地產、飼料機械貿易、融資擔保。如果飼料業務的營業收入、凈利潤都占到70%以上,就叫“主營業務突出”;有的公司先是做飼料業務,后來向上游延伸,做起了飼料添加劑、原料貿易,又向下游延伸,做起了養殖、屠宰、加工,這就是“產業鏈”;上面講的第二種公司,如果沒有哪種業務的營業收入高于50%,那四種互不相干的業務放在一起,就是“多元化”。
主營業務怎么定,就看公司有沒有匹配的資源(尤其是人才),以及短期內能否整合到這些資源。
很顯然,業務不同,對營銷人員的要求就不同。
一個飼料銷售做得很好的員工,你讓他去賣房子,他未必就能做好,甚至調他去賣種豬,他也干不好,這就是隔行如隔山。
2、目標市場定位
中國太大了!我老是這么感慨。為什么?營銷人員可以跑的地方太多了、范圍太大了,公司、營銷人員失去市場目標了。別看大家整天忙得很,但是沒有目標,是瞎忙。
全中國都是你的目標市場嗎?也許應該是,也許根本不是。你是強龍,就做全國市場吧,如果不是,就做地頭蛇吧,在一個區域市場做到第一,比如全省第一、全縣第一,哪怕是全鎮第一、全村第一也好,你總要得個第一吧。不要誤以為,人到了哪里,哪里就是你的地盤。很多公司是這樣的,問他目標市場在哪里,他說這里、那里,我問為什么是目標市場,他說我們有人在那里啊——派了人的地方就是目標市場,而不是因為那是目標市場所以我派人,搞顛倒了嘛。
市場范圍越大、銷量就越大——這種邏輯,現在已經不靈了。現在反而是要縮小目標市場的范圍,然后精耕細作,一塊一塊建根據地,從以前的游擊戰變成陣地戰。我們要有“銷售半徑”概念,特別是豬全價料,一般來說,以工廠為圓心,銷售半徑超過100公里,運費就吃不消了;是,豬預混料、水產料可以賣得遠一些,400公里行了吧?你賣到2000公司以外試試?運費照樣吃不消。市場越遠,越不可控,在某個區域市場的占有率低,市場就不牢靠,很容易就跨掉了。
這些道理,現在已經不用多講了,大家都知道了,但做到的公司,還不多。
聚焦!聚焦!聚焦!大喊三聲。
業務要聚焦,市場要聚焦,客戶、產品、服務,都要聚焦,把優質資源集中在一個點上,象一支釘子,深深地扎進去!就象逮兔子,三只兔子,我只盯住其中一只,抓住它的可能性反而大了,你同時抓三只試試?飼料人認為我們做其他事情也一樣,人的精力有限。
市場邊界——國有國界,我們做市場,也要有邊界,把邊界在地圖上畫出來,邊界里面才是目標市場,在里面找出一個或幾個核心市場,畫上小圏圏。目標市場內的非核心市場,也叫外圈市場。目標市場之外的市場,是圏外市場。這樣,我們的兵力怎么部署,就會清楚了。
核心市場,市場占有率放在第一位,一定是打陣地戰,建營地,人員配置是“團隊”;外圏市場,把銷量放在第一位,哪里容量大、容易做,就先做,撈到碗里就是菜,人員配置是“單兵+流動團隊”,哪個單兵需要幫扶一下,流動團隊就開過去;圏外市場,如果沒有客戶,就不要去了,如果有客戶,維持著就行了,但毛利一定要高一些,因為圈外市場要把利潤放在第一位,跑那么遠,沒錢賺,何苦來哉?人員配置是“單兵”,越少越少,甚至不放人在那里,公司直管。
3、競爭角色定位
如果覺得誰都是你的競爭對手,一定是你的競爭角色定位出了問題。現在行業競爭格局混亂,就是因為大多數公司競爭角色不清、不準,相互樹敵,形成踩踏。
張家一噸送三包了,李家送客戶Q5了,王家買斷經銷商了,麻子挖我的養殖戶了,孫子要在我廠門口建廠了……好象都是針對我來的,于是憂心忡忡,或跟著搞促銷,或無計以施、坐以待斃。你真的有那么多競爭對手嗎?
某片市場,良性、有序的結構一定是這樣的:領導者、挑戰者、跟隨者、補缺者四種角色并存,各吃各的飯,大多數情況下相安無事。
同一個公司,同一類產品,在不同的區域市場,角色是不同的,不可以用同一種策略應對所有的市場。這片市場的老大(領導者)是誰?你如果決定取而代之,你就是挑戰者;你如果只想跟在他后面,就象肯德基跟著麥當勞,你就是跟隨者;你如果想敬而遠之,做領導者不想做、做不了的市場和產品,你就是補缺者,照樣可以活得很好。怕就怕不清楚自己的角色,或者把自己的角色搞錯了。
不需要關注所有的同行,你只需要關注領導者,按照事先確定的戰略和策略做好你自己,不能亂了方寸、迷失了自己。競爭角色定位對了,集中精力做好自己就行了。領導者出了招,第一反應不是硬拼,而是要支招——四兩撥千斤,硬拼是拼不起的。有一家企業,做預混料的,以前活得挺好,現在叫苦連天,說這半年丟了一大批優質客戶。我問他們,采取了哪些應對措施?他們說,我們哪里拼得起啊,只好不動。看看,不動,不就是坐著等死?連一丁點的維護動作都沒有。
不同的競爭角色,市場策略是不同的,領導者多是打防御,挑戰者多是打進攻,跟隨者多是旁觀,補缺者偏安一隅,與世無爭。四種策略,對營銷人員的整體要求明顯是不同的。做挑戰者,營銷人員最需要狼性,進攻!進攻!進攻!
4、目標客戶定位
你的目標客戶是經銷商,還是直供的規模養殖場?
不少公司既做經銷商,又做直供,甚至把本來應該放在經銷商下面的養殖戶也做成直供了,經銷商能沒有意見嗎?這種低級錯誤,還真的有公司在犯呢。
公司有能力兩樣都做,也可以。問題是,很多公司根本不具備做直供的能力,也去做直供,做得很累,還做不起來。為什么不集中資源把經銷商做好呢?
有的公司指望營銷人員是全才,既做經銷商、又做直供養殖場,既做豬料、禽料、又做水產料,既做預混料、又做全價料。這樣的全才有沒有?有,極少,他的能力、模式不可復制。做經銷商的、做直供的,對營銷人員的要求是不同的,分為兩個團隊為好。
好,你只做經銷商,可以。所有經銷商都是你的目標客戶嗎?顯然不是,你有沒有根據公司的競爭角色定位、綜合實力、篩選標準,去選出適合自己的那些經銷商?這些才是目標客戶。同樣的道理,直供的養殖場也需要篩選。
目標客戶不同,配置的營銷人員顯然不同了。
5、產品定位
公司是單一業務只做飼料?好的。但是,如果你豬料、雞料、鴨料、兔料、魚料都做,就要小心了。我還真見過這樣的公司,月銷量只有2000噸,這些料都有,17個品牌、370多個品種,豬料還是全系列,母豬料、奶粉一直到大豬料都有,嚇人吧?兩條生產線,交叉污染,頻繁換模,質量不穩定、產量上不來,客戶投訴不斷,生產工人因為計件拿不到什么錢鬧事。何苦啊。
上面說的是對生產的影響,市場上呢,這家公司30個營銷人員,每個人都可以做任何一種料,市場也沒有劃分,只好用品牌來區隔,所以2000噸的量就搞了17個品牌,發展下去,品牌還得增加。其實,這家公司80%的銷量是豬料,完全可以做成豬料專業公司嘛。為什么要搞那么多名堂?老板說,不這樣不行啊,一點一點湊銷量啊,等我做到4000噸,我就砍產品。想想吧,不砍,怎么能做到4000噸?讓他解決問題,他還不愿意。產品這么亂,營銷人員什么情況呢?沒有一個人能夠說清楚公司的產品,連高管、老板都沒有一個人說得清,你讓營銷人員怎么去賣?說都說不清,更別提FABE了,大多數營銷人員都沒聽說過,不知道FABE是個啥玩意。沒有營銷模式,沒有流程,幾乎全靠客情,逢年過節上門請吃飯、送東西,營銷總監說,我認了30多個親戚,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什么的,客戶開支非常高,一半以上的營銷人員養家糊口都困難,只好做兼職,搞其它名堂,這樣的隊伍能上4000噸嗎?
廣州的播恩集團,老板鄒新華,2001年湊了20萬創業,錢少啊,做什么好呢?想了很久,只做小豬料吧。結果,一個小豬料就賺了1個多億。這就是產品聚焦的威力。很多公司以為什么料都做,東方不亮西方亮,產品多,銷量一定就大,錯了。產品多,就很難把所有產品都做好,投訴就多,麻煩就多,銷量反而難上去。
產品多,復雜,對營銷人員的要求就高。我們現在講,要想方設法降低成功的難度,就是把事情變簡單,簡單了,就容易成功。產品少一些,就簡單了一些,如果把營銷人員按產品劃分一下團隊,就變得更加容易了。
還有,一般來說,公司的產品可以劃分為三個梯隊:拳頭產品、主推產品、競爭產品。拳頭產品高質高價,不求量、不求利,求啥?求名,展示技術實力的。我們公司有實力做出這么好的產品,但我們主推的不是這個,主推產品中高等質量、中等價格,是要量利雙收的。競爭產品呢,中等質量、低價,求占有率,不指望賺錢,占著茅坑不讓競爭對手來拉屎。三個梯隊,定位不一樣,作用不一樣,策略不一樣。當然,有的公司主推產品就是拳頭產品,走高端路線,也是可以的,關鍵是能夠為客戶創造價值。
6、服務定位
是產品就要做服務嗎?不是的。拳頭產品、主推產品需要提供服務,競爭產品不需要,你也提供不起。
大家都在喊服務。經銷商、養殖戶都需要服務,問題是,作為飼料廠家,應該提供哪些服務?沒有能力象溫氏那樣搞全方位的服務,就要根據自己的能力考慮一下差異化,不要老是跟在別人后頭,別人搞什么,你也搞什么,而是要有自己的特色,不求多,一項、兩三項也行,把它做好,做到最好,你的服務就成功了。
理想的營銷人員,是技術型營銷人員。有的公司甚至不叫營銷員了,改叫技術服務老師,說我們公司一個營銷人員都沒有啦,不需要營銷啦。真的不需要營銷?根本不是,把產品價值傳遞給客戶、實現價值,不靠營銷靠什么?不能換個馬甲就說沒有營銷人員了嘛。技術型營銷人員,要求非常高,怎么辦?選定一兩項服務,培訓、培訓、培訓,人人過關,不是難事吧?只要有耐心,技術型營銷人員的團隊是能夠打造出來的。但服務不能搞得太多,太多,他們就很難學會、做好。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在營銷系統設立專門的技術服務部門,由這些專業人員提供售前、售中、售后的技術服務,專業的事由專業的人來做。可以劃片包干,也可以是機動,哪里需要就去哪里。象那種在鄉鎮建營地的營銷團隊,里面就可以配置一位專職的技術服務人員。但是,有的公司搞了專職技術服務人員,過了段時間,想起來了,讓他們也賣料,下任務,考核。完了,做銷售不是他們的特長,結果是銷售做不好,技術服務也做不好,亂套了。
六大定位,都與招什么樣的營銷人員、建什么樣的營銷團隊息息相關。如果事先不搞清楚,團隊建設的思路就是亂的,營銷人員也沒有方向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