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好山好水,漁業豐盛。2014年以來,河池市以漁業增效、漁民增收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調整漁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推進漁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2014年,河池市漁業經濟總產值7.36億元,同比增長9.46%;漁民家庭人均漁業收入1.56萬元,比上年提高0.78%。
積極調整養殖品種結構,大力開展優良新品種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培植特色養殖漁業。庫區大水面開發以天峨、南丹、東蘭、大化、都安等紅水河梯級水電站庫區縣為主產區,以養殖為主,養殖、增殖捕撈、加工并進,大力推廣羅非魚、斑點叉尾鮰、雜交鱘、全雄黃顙魚、長吻鮠、龜鱉等名特優新品種;在金城江、宜州、東蘭、大化等縣(市、區)推廣養殖鱘魚。據統計,2014年河池全市內陸大水面開發面積21.29萬畝,繼續保持全區第一;水產品產量7.33萬噸,同比增長6.04%。
認真做好水產苗種例行監測和監督抽查、水產品藥物殘留抽樣檢測等工作,嚴查違規使用違禁藥品行為,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2014年新增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場”3個、“畜禽漁業標準化養殖場”9個。同時,積極動員、組織、指導有條件、有資金、有需要的養殖業主進行池塘改造工作,2014年完成改造7000畝,完成任務的100%。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