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斑烏賊個體大、肉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近岸水產動物。盡管國外在1978年就開始進行了烏賊的繁育和人工化養殖,而直至目前國內學者的研究還較少。國內虎斑烏賊主要是通過海域捕撈獲得,人工規模養殖尚未出現;邽踬\人工養殖過程中會出現個體發育不良,存活率低等情況。
據了解,廣東每年海洋捕撈有近2萬噸烏賊,平均個體都在0.5公斤以下,其中有2000噸為活捕。廣東海洋大學教授劉建勇認為,活捕的烏賊可以繼續育肥,育肥后個體可增至2.5公斤以上,如此框算可以增加8000噸烏賊的產量。鮮活烏賊由于資源量少、肉味鮮美,深受消費者歡迎,市場供不應求,價格可以從凍鮮的30元/公斤提升到120元/公斤?粗汕先f的小烏賊還沒長大就被捕撈上來吃掉,劉建勇深感資源的浪費。
探索中間暫養育肥提升價值
為了提升虎斑烏賊的產值,劉建勇多年前便嘗試對虎斑烏賊進行工廠化高密度暫養。2012年,他申請了廣東省海洋漁業科技推廣專項進行“虎斑烏賊工廠化養殖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開展虎斑烏賊規;B成技術研究,重點解決餌料投喂、病害防控、水質控制等關鍵技術問題,他的目標是將體長625px左右(體重0.3公斤)的野生稚烏賊養至2.5公斤的大商品規格。
通常,虎斑烏賊被捕撈上來后不久就死掉,因此很多人認為虎斑烏賊是養不活的,他們對劉建勇的做法并不看好。劉建勇坦言,養殖虎斑烏賊確實沒那么簡單,因為捕上來的烏賊損傷很大,因此在碼頭回收到活的虎斑烏賊數量本就比較有限,而且要從小養到大,在過程上也有損失。
“1方水體養殖6只虎斑烏賊,從小烏賊開始,最大的養到了2斤多規格!眲⒔ㄓ陆榻B,1斤以上的虎斑烏賊長速飛快,再養殖40~50天就能達到2斤多,平均1天長4克。
經過兩年的暫養試驗,劉建勇取得兩項重大的成果:一是證明了虎斑烏賊能夠進行高密度養殖;二是虎斑烏賊可從原來的只攝食活餌料馴化成攝動物性冰鮮餌料。此外,在環境適應性方面,劉建勇還用小規格的虎斑烏賊做了溫度、光線和鹽度的適應試驗。“養殖中環境穩定對虎斑烏賊非常重要,與池壁的碰撞等機械性損傷、鹽度和光線變化等都容易導致其死亡!眲⒔ㄓ赂嬖V本刊記者。
育苗難點在于開口餌料的選擇
在早些年,劉建勇的科研團隊就有開展烏賊人工繁殖探索,以采集自然海區的虎斑烏賊受精卵為材料,對虎斑烏賊繁殖生物學及生態習性進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也掌握了虎斑烏賊的人工繁育技術。但為何遲遲還沒有人工培育的苗種供應市場?劉建勇告訴記者,虎斑烏賊的人工繁殖是不成問題了,但苗種培育上還存在一個關鍵點沒有突破,即稚烏賊在第45~60天長到3公分規格這段時間內死亡率奇高,要是能挺過這一關,那么育苗就安全了。
劉建勇發現,從海上捕撈上來的野生虎斑烏賊野性比較大,要經過馴化才好養殖,傳代后可能是較好的養殖對象!坝捎谠跁吼B前的捕撈和運輸中都會損失掉很大一部分,靠中間暫養虎斑烏賊也不是長久之計!彼钪,要發展虎斑烏賊的養殖就要解決人工規;绲年P鍵問題。在過去的兩年間,除了研究虎斑烏賊的中間暫養技術,他同時也繼續摸索虎斑烏賊整個生活史。
經過不懈的探索研究,在2014年底,劉建勇對虎斑烏賊育苗關鍵期高死亡率的現象有了新的發現!白钪饕是開口餌料的問題!眲⒔ㄓ赂嬖V記者,育苗期一定要掌握兩個關鍵環節,一是開口餌料,二是鹽度穩定,想辦法不讓它噴墨。據了解,虎斑烏賊是狹鹽性動物,適宜在比重1.024~1.032的海水里生存,因此下雨天鹽度一變就容易出現死亡。
有望成為新興的養殖品種
虎斑烏賊生長的周期大概為一年,它生長速度快,在自然條件下,虎斑烏賊一年可以長4~5公斤。從苗期到商品,烏賊用110天到120天就可以上市。與曼氏無針烏賊和金烏賊相比,虎斑烏賊具有生長速度快、適鹽性廣的優勢,且沒有性早熟的現象;邽踬\養殖最主要的技術難點在于種苗的培育和養成過程當中食物的轉化,最大的優勢是目前沒有什么病害,是理想的養殖品種。
虎斑烏賊在我國是南海特有的種,廣東開發養殖得天獨厚。人工種苗培育的成功是發展虎斑烏賊人工養殖的關鍵,也是解決虎斑烏賊養殖過程中較強應激性的重要舉措之一。劉建勇表示,以后將斷續開展虎斑烏賊的規;N苗培育技術的深入研究。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