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3月23日,記者從濟寧市漁業局做客“政風行風熱線”節目中了解到,目前我市的水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整體比較穩定,2014年我市產地水產品抽檢合格率為99.8%,比2013年同期提高1.2%,呈現穩中有升態勢。
去年微山漁業損失近7億
2014年,南四湖遭遇10年不遇的大旱,給漁民帶來了重大損失。據濟寧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研究員陳奇介紹,2013年、2014年南四湖及周邊地區降水量持續偏少,2014年累計降水量較歷史同期減少近兩成,沒有形成大規模天然徑流入湖,造成南四湖無有效來水補充。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湖水水位急劇下降,給全縣漁湖業、水上運輸、湖泊生態等造成嚴重影響。2014年,微山縣漁業干旱受災面積49.51萬畝,損失產量51451噸,漁業經濟損失近7億元,其中絕產面積21.82萬畝,損失產量23631噸。
陳奇說,由于南四湖水位快速下降且當時持續高溫導致水質出現惡化,不但影響了魚類和蝦蟹正常生長,而且將對南四湖原有生態環境和生物群落帶來嚴重破壞,南四湖面臨極大的生態危機。在省海洋與漁業廳的具體指導幫助下,經多方共同努力,省政府于2014年7月19日、8月5日分別啟動引黃閘、南水北調,有效輸送水量達1.3億立方米,為避免南四湖全面干涸,保護南四湖生態作出了應有的貢獻。陳奇還提到,由于我市水域廣闊,漁業資源豐富,有很多水產養殖新品種、新技術適合本地區推廣應用。我市漁業專家篩選了一批適于推廣的水產養殖主導品種,有烏鱧、河蟹、草魚、泥鰍、青蝦、小龍蝦、黃顙、優質鯉魚、鯽魚、南美白對蝦等10余個品種,對于以上養殖品種,要根據各自漁業資源現狀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進行應用推廣。如今,微山縣已經重點進行了烏鱧和河蟹這兩個品種的推廣,目前已經形成了叫得響的知名漁業品牌,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形成了產業化發展,促進了當地漁民致富。
市民購買水產品可查“紅黑名單”
對于市民普遍關注的水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濟寧市漁業局水產品市場與質量監管科科長仇偉麗做出相關回應。據仇偉麗介紹,目前我市的水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整體比較穩定。
去年,我市產地水產品抽檢合格率為99.8%,比2013年同期提高1.2%,呈現穩中有升態勢。
今年在繼續加大水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的基礎上,漁業部門將推進誠信體系建設。建立健全企業誠信檔案,對轄區內規模化養殖基地、現代漁業園區、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無公害獲證企業建立誠信檔案,實行水產品企業身份證制度;推行水產品質量安全紅黑名單制度,綜合日常監管和水產品監測情況,把抽檢合格的單位列入紅名單,抽檢不合格的單位列入黑名單,并適時向社會公布,形成全民共治、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
此外,試點水產品質量激勵機制,采取“監管、引導”結合的方式,把監管主體和監管對象同時納入激勵機制中,通過政策、項目、資金等手段,激勵養殖戶和漁業主管部門,主動提升質量安全水平,比如針對養殖戶,根據各級抽檢合格次數和年限給予星級授牌;聯合市食安辦、市食藥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食安濟寧”水產品示范單位創建工作,實現無公害基地與市場無縫銜接,讓市民吃上更多安全放心的水產品。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