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蝦苗生長速度慢,放苗60多天才130頭左右”、“蝦養不大,價格又低,今年的蝦還能不能養”,類似這樣的聲音和觀點,今年在基層實在是太多了。今年蝦苗長得慢已經成為行業的共識和關注的熱點,那是什么原因導致今年的蝦苗長不大呢?昨日,在第七屆中國對蝦產業發展研討會上,國家蝦產業體系病害控制崗位科學家、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的黃倢博士提出了一個觀點:經過他們實驗室的檢測分析,對蝦生長緩慢的大部分原因是因為感染蝦肝腸胞蟲。行業里認為對蝦生長緩慢是由于種質退化、質量下降造成的,這個觀點應該糾正。不過,一位從事對蝦育苗多年的人士看到這一報道后,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能把蝦苗長不大的大部分原因推到“感染蝦肝腸胞子蟲”,親蝦和蝦苗質量下降才是最大的影響因素。
首先,今年蝦苗生長速度的快慢表現跟親蝦品種有明顯的關聯,并非所有的蝦苗都長不大。從基層反饋的信息來看,今年正大親蝦的蝦苗生長速度就比較快而且相對穩定,但SIS親蝦的蝦苗生長速度和穩定性就明顯不如去年。同樣的蝦塘條件,同一個技術操作員,但不同的親蝦品種,其蝦苗生長速度卻出現這么大的反差,因此把蝦苗長不大的大部分原因推到“感染腸胞子蟲”這一觀點,有待商榷。
其次,蝦苗的質量還跟親蝦的產卵時間有關。經驗表明,親蝦在剪眼炳開始產卵后,一個月內其產卵培育出來的蝦苗質量相對是最穩定的,但產卵期超過3個月后,特別是產卵時間超過3、4、5個月,其蝦苗質量就呈現階梯式下降趨勢。嚴格來說,親蝦的產卵時間達到3個月就應該要淘汰,但目前國內不少蝦苗場為了節省成本,都是最大化利用親蝦,延長其產卵時間,把養殖風險轉嫁給養殖戶。今年春節前后華南地區投放的這批蝦苗,大多是苗企在去年底就進口的親蝦產卵培育的,其產卵時間已超過3個月,這才是春節前后投苗對蝦為何養不大的最大原因。
該育苗人士還表示,目前國內的親蝦都是從國外進口之后就開始產卵,因此親蝦的品質、蝦苗生長速度快慢等信息都需要養殖戶養過之后才知道。今年的蝦苗長不大的現象很普遍,養殖戶選苗的時候就要更加耐心,不能操之過急。一般來說,蝦苗在投苗20天之后,其表現性狀就初步體現出來,比如說成活率、生長速度等等。養殖戶可以通過觀察同行的養殖情況,來判斷這批親蝦蝦苗的質量是否過關,減少盲目拿苗的風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