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鱟(讀音“hou”后),長得像有尾巴的蟹,是一種比恐龍還老的物種,中華鱟只在北部灣海域棲息。
去年6月,我受邀參加由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GMRC)主辦的“北部灣鱟現狀”科研研討會。我國著名的海洋專家廖永巖大聲疾呼:“再不加以保護,20年后中華鱟將滅絕。”
采訪這個題材的過程中,我的心情極為焦慮。漁民的底拖網作業和灘涂的大面積漁網,阻隔了成年鱟上岸產卵;填海造地、工業廢水及城鄉生活污水,包圍著鱟的生存空間;餐廳里公開擺賣的中華鱟,成為食客的盤中餐。
會后,由廣西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協會(BRC)牽頭,在北欽兩市開展了大規模的公眾教育活動。
一年來,由高校學生、學校老師和社會各界人士共同組成的志愿者團隊,在中小學師生、社區居民和普通公眾中開展了“愛鱟及棲”校園保護行動、社區宣傳教育和公眾教育等活動。志愿者希望,在廣西北部灣地區培養一批本土的核心志愿者,能夠長期傳遞關于鱟的保護、濱海濕地和海洋保護的正能量,成為濱海濕地保護的一支主力。
在給行動取名時,大家認為鱟是對愛情最忠貞的動物,它們一對一生相守,不離不棄。因此,這個行動最后叫做“守鱟中國”。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