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經銷商面對營銷攻勢需要清醒地認識到,飼料企業的真實訴求是什么,而一顆飼料本身的價值點又是什么。
作為行業最為活躍也最為中堅的飼料企業們,在過去的幾個月時間里,給水產養殖業帶來了新一輪密集的營銷攻勢。與以往不同的是,本輪攻勢更能帶給受眾以思想意識上的刺激和沖擊,如“合伙制”、“事業財富共同體”等共享財富、共創事業的思想被提出和廣為傳播。這對于現今經營壓力日漸沉重,且處于轉型升級迷惘期的經銷商而言,無疑具有誘惑力甚至能顛覆其三觀——至少,在這之前還沒有哪個企業如此直白地告訴他們能“利益均沾”。
回顧近幾年,飼料企業主動或被動的營銷手段層出不窮,促銷、讓利、增包、獎勵等等方式令人眼花繚亂,盡管形式多樣,但目的不外乎為了刺激飼料消費。甚至可以說,飼料企業一切的動作,包括服務,都是為了能賣更多的飼料。因為生產的過程中,企業已經把錢變成了飼料,如果它想要回收資金或賺更多的錢,就只有盡可能地把飼料推銷出去才有機會變現。
多樣的營銷手段,也從側面提出了一個問題:經過兩年的養殖調整,淡水主要養殖品種行情在上市高峰期時仍不樂觀,多數品種徘徊在盈虧點,年底出魚,保本成了大多數養殖戶的心理期望。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經銷商本能地會為控制風險而縮減經營規模,這顯然與飼料企業“賣更多料”的期許相悖。所以,經銷商需要被“鼓動”。
接下來的場景非常熟悉,經銷商用錢(小比例賒欠)在飼料企業那里換回了飼料,然后養殖戶靠大比例賒欠甚至信譽換走了飼料,通過將飼料轉化為水產品后賣錢償還給經銷商飼料款。而當飼料與水產品之間的轉化率低時,養殖戶的投入和產出就不對等,就可能會虧本。整個鏈條(飼料企業——經銷商——養殖戶)將因此面臨資金短缺的風險,首當其沖受到影響的便是處于中間環節的經銷商。所以,經銷商面對營銷攻勢需要清醒地認識到,飼料企業的真實訴求是什么,而一顆飼料本身的價值點又是什么。
另一方面,飼料企業單純依托養殖產量的自然增長,從而獲得快速成長的模式在多數養殖品種上已經遭遇天花板。此時,挖掘并滿足養殖市場新的需求可以帶給飼料企業新的助力,也能推動行業進步。而無休止的過度營銷,除了爭奪眼前利益外,于企業于行業的長遠發展并無裨益。
經銷商,謹記一顆飼料的價值。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