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對蝦早期死亡綜合癥(俗稱EMS或偷死病)暴發以來,近幾年對蝦產業可謂哀鴻遍野;據《農財寶典》綜合調查統計,今年上半年華南地區對蝦養成率不超3成,粵西、廣西地區更是跌到歷史低谷;而近年華東、華北興起的養蝦熱今年也遭遇挫折,江蘇如東、浙江蕭山等大部分主產區養成率不足兩成;對蝦產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養蝦大環境持續惡化的背景下,飼料的優劣已經很難體現,飼企競爭也進入白熱化階段,尤其今年華南地區蝦料市場再次掀起罕見的價格戰,無論大集團還是小企業都在各主產區擺起架勢互相廝殺,營銷手段無所不用其極,蝦料市場也再次迎來亂世混戰局面。
如果說數年前,對蝦養殖業的迅速發展,中國蝦料三大王“恒興股份、粵海飼料、海大集團”三足鼎立是時勢造英雄的結果;那么如今對蝦進入洗牌時期的混亂階段,也就是處于亂世之中,經典哲學告訴我們:亂世出英雄。那么誰能成為英雄?
通威股份蝦特料在此背景下,尋求變局。
推出蝦肝強技術,效果很震撼
“去年8月在海南跑市場,大部分地區養殖狀況十分慘烈,而且已經持續多年,我當時就思考怎么辦?”通威股份副總裁、廣東片區及蝦特料片區總裁郭異忠說,去年5月他接管通威蝦特料片區后,經過和團隊市場調查,確定“提高對蝦成功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恰逢去年9月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來廣東走訪市場,向劉漢元主席匯報后,通威股份決定成立專項項目組重點解決對蝦成活率難題,也成為通威股份三個千萬級項目之一(另外兩個為羅非魚鏈球病、鯽魚鰓出血病),就確保每年不低于1000萬元的科研經費投入。
之后,通威股份專門組建了針對蝦料的攻關小組,整合通威11個研究所的技術力量進行種苗、營養、水質、免疫等系統性的技術攻關,同時依靠通威30多年在水產科研技術上的沉淀,于2015年1月6日隆重推出新產品“蝦肝強”,同時配套養殖模式和技術。
“目前對蝦病害這么多,很多束手無策,本質原因是對蝦抵抗力下降、抗應激能力不強的表現。”通威股份特種水產研究所所長陳效儒博士告訴《農財寶典》記者,通威攻關小組根據通威30多年在水產科研上抗應激技術的積累,通過在基因層面篩選對蝦體內的抗應激敏感因子,比如哪些因子造成應激,哪些抗應激,然后結合營養配方技術,強化抗應激敏感因子的表達,提高對蝦應激的閾值,降低對外界刺激的敏感度,預防和減弱對蝦應激反應,從而達到增強對蝦抗應激能力的效果。
“蝦肝強不僅僅是一種新產品,也是一套提高對蝦養成率的綜合技術,蝦肝強技術是從種苗、飼料、水質調控、疾病防控、養殖模式、養殖技術等多個方面提高對蝦養殖成功率;而蝦肝強作為飼料產品,是這項技術的重點,也是這樣技術的重點。”
“蝦肝強的效果很震撼。”郭異忠表示,2015年上半年對蝦養殖成功率繼續低下、飼料銷售旺季不旺,但珠海海壹生產的蝦肝強銷量卻持續走高,使用蝦肝強的客戶比市場平均成功率高30%。
為了客觀評估蝦肝強使用效果,通威特種水產研究所、動物保健研究所抽調專人成立三個調研小組,與蝦特料片區市場人員分別在海南、湛江、珠三角區域進行為期一周的市場調研,于7月29日完成調研。此次調研獲得的82份養殖數據,其中56份使用了蝦肝強,有38份已經獲得了良好的收成,18份處于養殖中期(目前順利),本次調研結果蝦肝強的好評率達到90%,對蝦肝強表現出的健肝護肝、增進腸道健康、抗應激、提高免疫力的效果十分滿意。
率先吃到第一個螃蟹的珠海斗門養殖戶陳老板說,“用了蝦肝強,腸道特別粗,料比只有1.0,是其他任何益生菌都達不到的效果。”
聚焦質量,不打價格戰
目前,蝦料價格戰頻發,如今普通飼料同質化現象嚴重,企業利潤越來越低,蝦料從十年前的7000多元一噸,到目前依然是7500元/噸左右,蝦料產品長期處在低水平競爭階段,飼料企業為搶占市場份額,不惜低價惡性競爭。養殖戶對漲價極為敏感,但同時也不期望飼料的品質下降。
而通威的蝦肝強定位高價高質,不打價格戰。“蝦肝強一包220元,1萬多元一噸,比普通蝦料貴很多,我們只要通過提高對蝦成活率降低養殖成本,蝦肝強看起來價格很高,但卻會降低養蝦的綜合成本,比如提高養殖成活率增加產值,大幅度降低料比以及用藥成本減少等等。”陳效儒認為,使用蝦肝強的整體成本不會增加,但是產值會大大提高。
新會大鰲吳老板就表示,“使用蝦肝強后,蝦身透明,肝臟好。不用老是拌料,減少了用藥成本。原來這塘蝦養成一般用6000多元的藥,現在出了6000多斤蝦,只用了3500元不到,細算下來還是省成本了。最重要是省了很多工,方便。”
“任何形式下的營銷競爭歸根結底都是產品質量的競爭。”郭異忠介紹在他接手蝦特料之后,首先從內務作為突破點,因為這關系到生產管理的流程和設備,決定了產品品質的優質和穩定,而產品的品質能確保企業能在市場競爭格局下保持不敗之地。
通威華南片區的目標是5年內達到300萬噸,蝦料也要成為領頭羊。此次蝦肝強的良好效果,讓通威蝦特料團隊信心滿滿,準備全面推廣。據了解,2014年國內蝦料銷量,恒興股份28萬噸左右,粵海和海大各25萬噸左右。而通威股份國內蝦料銷量從2013年的8.3萬噸增長至2014年的13萬噸左右。
目前通威的華南蝦料板塊主要包括珠海海壹,揭陽海壹,海南海壹以及湛江海壹,其中湛江海壹只有銷售團隊,沒有工廠。2014年劉漢元向通威高管發出指示,要加大蝦料板塊的投入。去年5月份郭異忠接管通威蝦特料片區,為蝦特料片區量身定做了一套變革方案,推出新產品“蝦肝強”及配套技術,一場轟轟烈烈的蝦特料營銷變革就此打響。
郭異忠說,目前蝦特料片區集中了通威最優質的資源。用意很明顯,就要在這場蝦料亂世中獨占鰲頭。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