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有“中國淡水龍蝦之都”美譽的合肥,漁業在經濟發展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多年來,龍蝦產量及漁業經濟總量一直居全省第一。龍蝦節連續舉辦十多年,在推動產業發展的同時,還營造出“吃龍蝦,喝啤酒,談生意,交朋友”的美食文化,龍蝦節也借勢成為這座城市最響亮的名片之一。將于8月15日開幕的合肥萬達城2015第14屆中國(合肥)龍蝦節,更加令人期待。
龍蝦節成城市名片助力產業發展
2002年夏天,合肥市舉辦了第一屆龍蝦節,當時巢湖南路萬人空巷,當晚不到9點,合肥市所有大街小巷龍蝦攤點的龍蝦全部售完。隨后,龍蝦節規模越來越大。這幾年,在龍蝦節期間,開展集中宣傳,廣泛推介合肥龍蝦品牌,提高公眾對合肥龍蝦品牌形象的認知度和美譽度。可以預見,即將于8月15日開幕的合肥萬達城2015年第十四屆中國(合肥)龍蝦節,將會再次在全城掀起一股龍蝦熱。
合肥市龍蝦協會相關人士表示,龍蝦節如今已經成為合肥龍蝦發展的引擎,龍蝦節的舉辦打造了龍蝦美食文化,帶動了龍蝦養殖業、餐飲業蓬勃發展,對龍蝦產業的發展功不可沒。
小龍蝦“紅火”水產品都“沾光”
一直以來,專家普遍認為螃蟹和龍蝦生活習性相似,尤其是龍蝦生性好斗,不能混養。而合肥市漁業科技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在餌料充足的情況下,蝦蟹混養模式效益好、省飼料、魚病少,螃蟹吃剩的冰凍鮮魚又成為龍蝦餌料,正好解決了殘餌腐屑對水體的不利影響,實現“一水雙用、蝦蟹雙收”。
2013年,合肥市畜牧水產局在全省率先推廣螃蟹套養龍蝦新模式,僅此一項就為漁民增收1800萬元。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合肥市全市蝦蟹混養面積達到6萬余畝,每畝可產河蟹150斤、龍蝦80斤,“一水兩用”可為養殖戶增收近億元。
合肥市龍蝦協會相關人士介紹,每年舉辦的合肥龍蝦節,不僅“火”了龍蝦餐飲業,而且讓以龍蝦為代表的水產品加工出口有序發展。以龍蝦、黃鱔、河蟹、鱖魚、泥鰍、甲魚為代表的名特優水產品讓天下食客大飽口福的同時,也讓合肥養殖戶賺得盆滿缽滿。
合肥市畜牧水產局相關人士介紹, 2014年,環巢湖區域水產養殖面積達到18萬畝,水產品產量達到12萬噸,其中養殖產量7.8萬噸、捕撈產量4.2萬噸,漁業經濟總產值105億元。
休閑漁業基地遍地開花走出“合肥范”
以合肥市漁業經濟的發展為引擎,近年來,安徽省以穩定水產品供給和持續增加漁民收入為首要任務,走出一條富有安徽特色的現代生態漁業產業化發展新路子。
2014年,安徽省水產養殖面積864萬畝,水產品總產量223.7萬噸,位居內陸省份第4位;漁業經濟總產值690億元,位居全國第9位;漁民人均純收入1.23萬元。
近年來,合肥市畜牧水產局把發展休閑漁業作為調整漁業產業結構的主攻方向,努力打造全國重要的旅游養生休閑垂釣基地。目前,合肥全市規模休閑漁業基地350個,擁有國家級休閑漁業示范基地4個,省級休閑漁業示范基地17個,年接待游客200多萬人次,提供就業崗位1萬多個。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