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病害發生情況
7月份福建省測報的6個養殖大類,14個大宗養殖品種中,監測到36種病害(生物源性疾病33種),其中:病毒性疾病3種、細菌性疾病18種、寄生蟲病11種、真菌性疾病1種,另有其他類及病因不明病3宗。
本月測報點青蟹未監測到病害,刺參、紫菜、龍須菜已收獲。
以下是本月各養殖品種的病害監測情況:
1、草魚
本月測報點共監測到疾病8種,其中病毒病1種、細菌病5種、寄生蟲病2種,另有其他及病因不明病害2宗。平均發病率為11.47%,平均死亡率為0.13%,均與上月相當。
2、鰻鱺
本月測報點共監測到疾病10種,其中:細菌病5種、寄生蟲病4種、真菌病1種。平均發病率為32.67%,平均死亡率為0.25%,均比上月有所下降。
3、羅非魚
本月測報點監測到鏈球菌病。平均發病率為17.47%,平均死亡率為15%,均比上月大幅上升。
4、鰱鳙鯉鯽
本月測報點監測到敗血癥和車輪蟲病。平均發病率為0.42%,與上月相當,僅引起少量死亡。
5、團頭魴
本月測報點監測到爛鰓病和車輪蟲病。平均發病率為7.11%,比上月略微上升,未引起死亡。
6、大黃魚
本月測報點監測到細菌性潰瘍癥、白鰓病和刺激隱核蟲病。平均發病率為29.12%,比上月有所下降;平均死亡率為1.06%,比上月略微上升。本月福州測報點鳥嶼、崗嶼海區部分大黃魚體表出現致密型白點,但尚能攝食,隨著水溫升高,病情有可能加重。寧德測報點本月大黃魚刺激隱核蟲病緩慢消退,主要以白鰓病為主,蕉城青山、象溪、黃灣、大灣養殖區較為嚴重,合計死亡率為0.9%。
7、海水網箱魚類
本月測報點監測到車輪蟲病和貝尼登蟲病,平均發病率為2.16%,平均死亡率為1.97%,均比上月有所上升。
8、對蝦
本月測報點共監測到疾病3種,其中:病毒病2種、細菌病1種,另有病因不明病害1宗。平均發病率為4.15%,平均死亡率為3.54%,均比上月有所上升。本月實驗室抽檢蝦苗2批次,未檢出白斑綜合征病毒。
9、蛙
本月測報點牛蛙仍監測到紅腿病。平均發病率為9.83%,平均死亡率為1.83%,均比上月有所上升。
10、鮑
本月測報點發生弧菌病,平均發病率為0.18%,平均死亡率為0.01%,均比上月有所下降。
二、下一階段病情預測及防治建議
8月我省進入高溫期,天氣炎熱,又是臺風多發季節,降水量增加,易造成環境突變,導致養殖動物產生應激反應及缺氧泛塘等;該階段水產養殖動物進入快速生長期,攝食量大,其殘餌及排泄物增多,容易引起養殖水體水質惡化,水中病原菌增多,易導致病害暴發。
下一階段采取的防治措施:
1、密切注意水質變化,及時做好調控,定期用生石灰或微生物制劑等潑灑消毒,改良水質。
2、及時修復被風浪沖壞的養殖框架,注意海水鹽度變化,調整網箱位置。
3、網箱養殖應及時清除網衣附著物及箱底殘餌,保持箱體流水暢通;池塘養殖應及時整理和疏通排水系統,預防臺風帶來的次生災害。
4、加強重大水生動物疫病監測,做好疫病預警預報,發現疫情立即依法逐級上報,適時啟動各級水生動物疫病應急預案,防止疫情擴散,減少經濟損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