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天津港爆炸發生后第九天,事故現場濱海新區海河邊昨天出現大量死魚,并且彌漫濃烈腥臭,當地民眾懷疑是爆炸污水所致。但是官方對相關河段水質采樣分析后,并未檢出氰化物。
據中國多家官媒報道,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主任鄧小文昨天下午在記者會上回應稱,死魚的原因有很多,環保部門已派人到現場,與漁業、水產等相關部門專家展開調查,一旦查明原因即向社會公布。
他透露,之前曾對海河的特征污染物進行檢測,未發現超標。 據鄧小文介紹,由于海河受閘控影響,是死水,同時由于污染物通過天津入海,在夏季氣溫較高時易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引起魚類缺氧而死亡。死魚品種為斑鰶,海河前幾年也曾出現同類死魚。
爆炸警戒區內污染超標最高356倍 另據環保部應急中心通報,天津爆炸警戒區水環境氰化物最大值超標356倍,但所有超標污水全部封堵在事故區域內。
該中心主任田為勇在記者會上表示,環保部在事故警戒區內設置的26個監測點位中,有19個點位檢出氰化物,其中八個點位超標。
不過,他強調,所有超標污水不經過處理達標不外排,“沒有向外面排過”。
他介紹,警戒區以外有16個監測點位,其中六個檢出氰化物,但沒有超標。
他總結說,事故區警戒區以內的水環境,主要是氰化物污染,警戒區里的水環境氰化物污染比較嚴重。至于警戒區外,除個別的雨水管網和水渠有超標的現象外,其他都符合國家標準。
另據當地媒體披露,事故現場核心區出現了巨大水坑,其直徑約為100米,水深約六米。環保應急工作組專家昨天進行抽樣檢測后發現,氰化物超標平均40多倍。
專家預計,現在大坑中的污水量大概有五萬噸左右,需要預備出10倍的儲水能力。由于一套破氰設備日處理污水5000噸左右,所以要處理完全部污水,預計需要兩到三個月的時間,目前各項裝置正在加緊鋪設中,估計一到兩天即可開通排水。
在回應市民對天津環境監測結果是否存在造假的疑慮時,田為勇表示,爆炸發生后,增援力量及儀器馳援天津,增援單位絕不會幫助天津造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