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9月,太湖又將迎來大閘蟹開捕的好日子。這兩天,大閘蟹正在進行最后一次脫殼,再過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廣大市民就可以品嘗到美味的太湖大閘蟹了。昨天,記者跟隨大閘蟹養殖戶前往養殖基地查看大閘蟹的生長情況,養殖戶表示,由于太湖水質變好,今年大閘蟹的品質要比去年好,但是今年由于大閘蟹在生長期時水位偏高,因此個頭不是很大,出水價格基本和去年一樣。
在蘇州市吳中區東山利俊水產專業合作社的大閘蟹養殖基地,負責人徐俊和他的另一位幫手正站在漁船上拉起湖里的地籠,他們把地籠里的大閘蟹倒進水產箱后發現,有些大閘蟹已經完成了最后一次脫殼,有些還沒有脫,而還有的正在脫殼,徐俊查看了一下,捕上來的大閘蟹當中重量最大的在4兩左右。徐俊說,今年水位偏高,在大閘蟹進行第四次脫殼的時候,當時水位大約在1.8米到2米之間,最高時甚至達到了3米,而最適宜大閘蟹生長的水位一般在1.5米到1.8米之間,“大閘蟹的生長需要在有水草的環境,水位高了,水草就不容易生長,因此會影響大閘蟹的脫殼生長,其次,水位高了之后光照不足,也會影響大閘蟹的個頭大小。”今年2兩半到3兩重的母蟹偏多,而公蟹一般在4兩左右,5兩以上的較少。
個頭雖不大,但是大閘蟹的質量卻比去年好。據江蘇省太湖漁管辦負責人范曉介紹,通過種植多種水草、階段性投放足量活螺螄,適度稀放優質蟹種,合理套養青蝦、鱖魚等名特優水產品,實行養殖水體內的良性循環,營造生態平衡,實施生態養殖。4萬5千畝的養殖區劃分出12個區域,實施小區化管理,定期開展的航道保潔和水草打撈等工作保持了養殖區水流暢通,水質優良,確保了大閘蟹有一個最適宜居住的生態環境,從根本上確保了大閘蟹產品的質量。
徐俊拿著一只正在脫殼的大閘蟹告訴記者,這是大閘蟹第五次脫殼也是最后一次脫殼,脫殼完成后就可以長成成蟹,“今年大閘蟹按照3兩到4兩的重量標準,出水價格為每斤120元,和去年一樣。”9月22日,太湖大閘蟹將舉行起捕儀式,屆時,市民就可以品嘗到肉質鮮嫩的大閘蟹了。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