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口大閘蟹擁有目前的稱呼還是近幾年的事,最早的稱呼還停留在“河蟹”、“毛蟹”。1993年,黃河口毛蟹在墾利試養成功,之后養殖面積幾乎年年以翻番的速度增長。如今該縣黃河口大閘蟹養殖面積達到40萬畝,成為主導產業之一。
近二十年來,隨著黃河口毛蟹聲名鵲起,東營一大批農民經紀人應運而生。在1999年,僅墾利縣就齊刷刷地冒出來100多人,他們一頭盯著市場,一頭連著養殖戶,在市場與農戶之間,架起了千家萬戶走向富裕的金橋。在那個通訊不發達的年代,為了保持信息靈通,他們奔波全國各地,將各地河蟹價格行情爛熟于胸。黃河口毛蟹也就踏著他們的足跡,或乘火車,或坐汽車,甚至“飛著”銷往京、津、滬、江、浙、皖等地。毛蟹爬向了大江南北,富裕走進了東營的千家萬戶。
10多年前,在毛蟹經紀人隊伍發展的同時,東營還形成了養殖合作社,并最終形成了大型養殖公司。與此同時,市縣多級制定出臺扶持意見,列支大筆資金推動產業跨越發展;聯合科研院校,推廣科學養殖模式,提高養殖整體效益;強化產品質量監管,確保產品質量安全;采取推介會、發布會等舉措,加大宣傳力度,提升產品品牌的知名度。
如今,黃河口毛蟹已經更名為黃河口大閘蟹,無數榮譽累累滿身,成為我市支柱產業之一。俗話說“無蟹不成秋”,今天黃河口大閘蟹正式上市了,味道鮮美、膏滿黃肥的黃河口大閘蟹豐富了市民的菜籃子,也支撐起了漁民的錢袋子。在收獲的季節,我們不應該忘記當年篳路藍縷的創業者們。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