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品質量安全是海南省這個水產品養殖大省漁業發展的生命線。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作為全省漁業主管部門,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主導建設了海南省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一期)。
在廣泛、深入調研全國各地追溯系統建設推廣情況,采納吸收別人的建設經驗基礎上,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計劃按照“統一規劃,省市(縣)結合,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方法,通過建設水產品質量安全省級追溯監管中心、20個市縣級追溯監管分中心,以及水產品養殖、加工、批發追溯監測點,實現以下目標:
(1)提升政府監管水平和力度
全面改善海南省水產品質量監管現狀,改變當前主要由監管部門抽檢為主的檢測模式,充分調動企業自主檢測,在不增加現有監管服務人力成本基礎上,大幅度增加監管覆蓋范圍和檢測監控樣本數量。
通過系統自帶的統計報表模板快速實現各類信息數據定期匯總分析,提高監管效率。
(2)建立水產品產地準出體系
養殖企業是水產品質量安全的源頭,為保障源頭產品安全,項目幫助納入追溯系統的養殖企業建設了自己的水產品快速檢測實驗室,保證每個池塘每批水產品在出塘前進行藥物殘留檢測,檢測合格,系統才允許銷售。
(3)建立水產品信息可追溯體系,提升應急事件處理能力
系統建設實施后生產、交易的每批水產品帶二維碼,可確保每一批水產品有源可追溯,消費者通過掃描銷售憑證二維碼可以查詢到所購水產品的相關信息。
當發生食品安全應急事件時,監管部門掃描問題批次的二維碼信息利用中心數據信息在系統中進行查詢,可進行正向跟蹤(貨物流向)和逆向追溯(貨物來源),快速明確應急事件產生的上下游環節,鎖定質量問題產生源頭,追蹤產品流向。
與全國其他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相比,本系統的最大亮點是將追溯系統與視頻監控體系緊密結合。當前主流的追溯體系雖要求上傳每批水產品的檢測數據,但對整個檢測過程并不可控,這就為檢測人員篡改、捏造檢測數據提供了可能。為解決這個弊端,系統設計將整個樣品的前處理、檢測操作、檢測結果上傳過程高清拍攝并實時自動上傳到云數據中心。各級監管部門可以在線或離線下載查看每一個追溯試點的樣品檢測視頻。此外,系統設計抽樣編號、檢測結果的生成環節避免人工輸入,改由膠體金讀數儀自動讀取并自動上傳到系統中。以此降低可追溯信息的采集、傳遞過程中人為造假的可能。
除樣品檢測過程監控外,系統(二期)還規劃了對整個加工過程的視頻監控。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涉及多部門,根據需要系統后期還可以與流通領域的其他追溯系統對接,實現追溯鏈條的延伸。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