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網站獲悉,自10月1日起,我省將施行《海洋漁業資源重點保護品種可捕規格及幼魚比例制度》,加強海洋捕撈管理,大力整治違規漁具,切實保護幼魚資源。據了解,該制度明確了今后浙江省海洋漁業資源的18個重點保護品種以及最低可捕規格。如超過規定比例,一經查獲,將依法處罰。
東海漁獲物規格越來越小
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曾公布一組數據:2002年浙江漁場69%的漁業資源可以直接上市,31%因魚體太小等原因轉賣至飼料廠加工成各種飼料;到2010—2012年,僅剩30%多的漁業資源可直接上市。
葛如峰是石浦浙象漁30060的船老大,在東海捕魚已有二十多年。“現在省里出臺這樣的制度是為漁民好,我們在出海捕撈時會更注意,多留子孫魚。”葛如峰告訴記者。
在葛如峰的印象里,以前東海隨便一捕就有滿滿一網漁貨。最近幾年來,由于酷漁濫捕等原因,東海漁獲物的規格越來越小,無數小魚小蝦被做成魚粉和魚料,不但經濟效益低,而且造成重要魚類的產卵親體數量、幼魚產量下降。
18種經濟魚類幼魚受保護
昨天,記者從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的通告了解到,根據東海漁業資源現狀,這次重點保護品種主要涉及帶魚、小黃魚、大黃魚、銀鯧等18種主要經濟魚類。
早在今年年初,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就已經發布了全國首個《重要海洋漁業資源可捕規格及幼魚比例》省級地方標準。它對準了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魚的體型大小。比如,帶魚體重不低于125g,或肛長不小于205mm。銀鯧體重90g,或叉長140mm。低于規定的標準就不能繼續捕撈。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的工作人員介紹,這個標準就是為了這次漁業部門施行《海洋漁業資源重點保護品種可捕規格及幼魚比例制度》而準備。
“嚴密保護好小魚就解決了問題的大半。”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的工作人員說,該標準重點規定了18種主要經濟漁類的最小可捕規格等技術內容,它的實施將有利于改變漁業捕撈方式,改善海洋漁業群落結構,同時為漁業資源監管行動提供了處罰依據。
記者了解到,“漁業捕撈標準”確定的技術指標是我省海洋資源保護專家幾十年的經驗積累,同時借鑒了大量歷史數據和國外先進經驗,并綜合考慮了我國、我省沿海的實際情況,從多個方面描述了最小可捕撈魚的長度和重量。
捕撈幼魚比例超標或將受罰
該通告明確規定,航次漁獲量中,主捕對象為海洋漁業資源重點保護品種時,其幼魚比例不得超過同種類漁獲量的20%;航次漁獲量中,所有海洋漁業資源重點保護品種的幼魚合計比例不得超過航次總漁獲量的25%;燈光圍、敷、罩網航次漁獲量中,帶魚幼魚比例不得超過總漁獲量的5%;網次漁獲量中,海洋漁業資源重點保護品種的幼魚比例超過前述限量規定時,應當及時回放幼魚、停止作業并轉移漁場;捕撈的漁獲物中幼魚超過規定比例的,一經查獲,依據《漁業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予以處罰。
昨天,記者從寧波市漁政部門了解到,目前寧波的相關執行方案細節已經在抓緊制定中。
“每年漁政、工商等執法部門都會不定期對菜市場、碼頭等地銷售的魚貨進行檢查,經常可以看到會有幼魚夾雜在里面。”漁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制度出來后,可以遏制魚苗抓捕,短期內可能會使漁民的作業更加困難,但三五年后魚類資源種群結構就會大為改善,并最終實現‘大魚滿艙’。”
記者還了解到,相關執法部門將繼續加強以“三無”漁船、外省船以及漁運船為重點對象的海陸空巡查力度,將對違規捕撈行為進行嚴查。
新聞鏈接
重點保護品種及其最低可捕規格
1.帶魚:體重125g,或肛長205mm。
2.小黃魚:體重50g,或體長145mm。
3.大黃魚:體重250g,或體長255mm。
4.銀鯧:體重90g,或叉長140mm。
5.鮐:體重130g,或叉長220mm。
6.刺鯧:體重55g,或叉長130mm。
7.藍點馬鮫:體重430g,或叉長380mm。
8.藍圓鲹:體重50g,或叉長150mm。
9.灰鯧:體重110g,或叉長155mm。
10.白姑魚:體重60g,或體長135mm。
11.綠鰭馬面鲀:體重80g,或體長160mm。
12.黃鰭馬面鲀:體重30g,體長約110mm。
13.鰳:體重150g,或叉長260mm。
14.海鰻:體重500g,或肛長275mm。
15.竹筴魚:體重50g,或叉長155mm。
16.石斑魚類(青石斑魚和赤點石斑魚):體重250g,或體長245mm。
17.三疣梭子蟹:體重125g,或頭胸甲長60mm。
18.曼氏無針烏賊:體重75g。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