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三門縣鼓勵商戶通過網絡,擴大三門縣的名特優產品的銷售渠道,增加收入。成功舉辦淘寶青蟹節、沖鋒衣、“沙柳白”網上推介等一系列網絡促銷活動,剛落下帷幕的三門青蟹節在2天集中售賣中創造了5000多單的佳績。
去年,全縣實現網絡零售總額12.5億元,同比增長62.3%。在農村電商推廣上,三門縣有諸多創新及成果:全省首個由政府出面給生鮮產品網絡銷售“上保險”的,我市農村淘寶首個試點縣;全省首批電子商務服務體系試點縣,連續2年躋身全國電子商務百佳縣。
全省首個政府為商家生鮮產品“上保險”
李欠華是較早把三門青蟹拿到網上賣的人之一,也是去年三門縣的十佳網商。
上周末,記者見到他時,他們一家人正忙著參加新一輪的節假日大促銷,挑蟹、稱重、打包等忙得不可開交,連順豐的快遞員都上門當起了“幫手”。
今年通過淘寶、微信等平臺賣三門青蟹的人明顯比往年多了不少,光是淘寶一家,一搜三門青蟹就跳出近千件產品。
“這段時間好的青蟹貨源搶都搶不到,僧多粥少,手里還壓了不少訂單沒有發貨。”李欠華說。
對此,李欠華并不擔心:“三門青蟹的市場非常廣闊,同行多了,反倒可以共同把三門青蟹這個‘蛋糕’做大。”為了持續擴大店鋪的人氣,李欠華又推出了血蛤、望潮等三門特色小海鮮以及黃桃等應季水果,市場反響不錯。
今年,李欠華明顯感覺到三門青蟹的市場影響力在擴大,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店鋪流量大增加,以及來自新疆、黑龍江、內蒙古、云南等相對比較偏遠地區的訂單也絡繹不絕。
他認為,這兩年三門青蟹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提升,離不開三門縣政府的引導。
就在不久前,三門縣政府聯合阿里巴巴舉辦的第二屆聚劃算三門青蟹節活動剛剛落下帷幕。
在活動期間,通過“政府搭臺、企業運作”的方式,利用周末淘寶、手機淘寶焦點圖、聚劃算、淘寶匯吃等阿里巴巴核心平臺開展促銷,三天內導入專題流量740多萬元,三門青蟹品牌曝光2680萬人次;兩天集中售賣活動,共實現交易5000多單,日均交易近3000單,是平時的130多倍。
李欠華就從中嘗到了“甜頭”,他的“蟹必剝”品牌在活動期間銷售額達到70多萬元,通過流量導入,網店的客戶和排名也大幅提升。李欠華網店經營5年來的粉絲量是10000人,活動后粉絲量增加了3000多人,三天增加的粉絲量就相當于經營1年半的粉絲量。
青蟹作為生鮮產品,買家們最關心的就是青蟹新不新鮮,雖然經過了多年物流的改進,現在基本上能夠將運輸過程中的青蟹死亡率控制在5%以內,但是一旦遇上大型促銷活動,高居不下的死亡率對于商家來說,就是一筆不小的損失。保險公司也最不愿意給生鮮上保險。
為了解決商家的后顧之憂,三門縣在青蟹節期間,在全省創新引入人保財險公司推進青蟹網絡銷售保險,對青蟹損耗、死亡進行理賠,減少了網商風險,提高了買家體驗度,為三門青蟹實現了全國配送和擴大銷售提供了保障。
有了政府的背書,以及保險、物流等補貼,商家們在網上銷售的熱情就更加高漲了。
一些傳統的海產品企業如“在水一方”、“漁老板”等龍頭企業也紛紛“試水”網絡銷售,實現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其中,“在水一方”首次參加活動就銷售了2000多單,銷售額達到了50多萬元,初步打開了網絡銷售渠道。
重品牌打造
以青蟹為龍頭擴大三門農副產品影響力
這次采訪過程中,記者在商家和主管部門的口中,多次聽到了“品牌”兩個字。
線上品牌打造是這次活動的主要定位,質量和服務擺在首位,不走低價促銷路子,保證新鮮貨源、一級貨品、原產地、輕包裝、順豐直達。
過去,三門縣網絡銷售的青蟹主要是五兩以上的膏蟹,三兩左右的新蟹買家認可度不高,銷量相當少。由于膏蟹數量少,三門青蟹的網絡銷售總量一直受到了限制。
而本次活動推出的都是新蟹,買家品嘗后非常認可。活動期間,新蟹的復購率達到14%,超過淘寶活動平均復購率10個百分點。活動后,網店新蟹銷量也急速增長,日銷量比活動前至少提高了5倍。本次活動
使新蟹的銷售渠道全面打開,預計三門青蟹的網絡銷售將會迎來新一輪的增長。
影響力有效擴大。除了港澳臺以外,全國其他31個省份都有買家購買三門青蟹。由于活動期間實行了包郵和青蟹死亡保險,促使江浙滬以外地區的銷量增長了23.6%。
“這樣的大型活動除了幫助商家拓寬銷售渠道,最主要的還是為進一步打響三門小海鮮品牌。”三門縣商務局電商科負責人說。
事實證明,電子商務確實是發展三門青蟹產業以及其他小海鮮產業的有力推手。數據顯示,在三門青蟹節期間除了銷售三門青蟹外,還引入跳跳魚、望潮、雪蛤及干貨海產品等三門特色小海鮮產品參與活動,豐富了產品類別,通過青蟹帶動其它三門特色小海鮮的銷售。
縱使當前三門青蟹“觸網”之路還存在著運營能力不強、流量轉化率不高、配送經驗不足等問題,但無疑給其他農產品借助網絡渠道銷售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電商科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要借助三門青蟹的影響力,通過青蟹+農特產品套餐、將農特產品作為關聯商品等方式,帶動縣內其它農特產品的銷售。并以三門青蟹為載體,引進阿里巴巴“滿天星”計劃,為每件農產品打上獨一無二的“二維碼”,消費者只要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就能了解該產品的生產源頭、真假、產品說明、烹飪方法等信息,為全縣網絡銷售農產品建立溯源制度。
全市首個農村淘寶試點縣
今年3月份,三門縣與阿里巴巴簽訂了農村電子商務合作協議,成為阿里巴巴在臺州的首個農村淘寶項目試點縣。三門縣隨即并出臺《三門縣農村淘寶項目推進實施意見》,落實扶持資金500多萬元。
農民可以在服務點挑選商品,由店主代替村民在網上下單,并由支付寶代村民支付貨款,村民收獲后滿意就付款給農村淘寶,不滿意可直接退貨給農村淘寶,非常方便。目前,農村淘寶三門服務中心建設完成,經歡迎面積1000平方米,計劃在2年內建立縣級服務中心一個,鎮級服務站10個,村級服務點200個,建立基本覆蓋全縣的農村電子商務三級服務網絡。
三門農副產品特色館平臺也是三門農村電商的一大特色,這個平臺以日常家居、農特產品、旅游產品、交通設施、沖鋒衣等本地特色產品為依托,引進運營團隊,為本地特色產品提供產品展示、網絡分銷、資源對接、代賣等服務。
同時,該中心還加強與各旅行社合作,努力將其打造成為三門旅游產品集中采購地。目前,特色館入駐企業36家,涉及農產品25大類、181小類。
農村電商發展是三門縣電子商務發展的重點和促進農民增收的主要手段。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