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副主委沙志一(右2)曾到福州推廣臺灣龍膽石斑。(資料照片)
臺灣廚師指冷凍石斑魚的鮮度不會輸給活魚。
近年臺灣石斑魚輸陸一覽表
活魚運搬船直航和ECFA,打通石斑魚銷售大陸的任督二脈,近3年占臺灣總出口量8成左右。為了擺脫大陸養殖,及東南亞國家低價競爭,臺養殖業者轉向開發超低溫冷凍魚市場。
藉由超低溫和加工技術,解決臺活魚輸陸存活和保存不易問題,是臺灣這兩年廣推冷凍石斑魚主因。一方面可拉長戰線,銷售不受地域限制,跳脫激烈的沿海活魚戰場,往上海、北京等高消費力城市拓展商機,甚至進入吃不到海魚的內陸餐館。
冷凍口感與活魚無差
屏東佳南漁場經營者羅玟玲表示,大陸也有從印尼進口冷凍石斑魚,但採全魚冷凍,內臟沒去除,容易腐敗;臺灣加工手法會先切除內臟,并以超低溫保鮮,維持石斑魚最可貴的肉質彈性,口感幾乎與活魚一樣。
加工方法雖勝出,但價格卻屈于劣勢。羅玟玲表示,臺灣農漁產輸陸,多了運輸、加工和13%增值稅成本,致使臺灣加工漁產難在價格上競爭,只能在品牌、口碑和食安做出差異,建立優質形象,「價格多半與當地差不多,訂得太貴,消費者可能就轉買本地石斑魚。
兩岸漁產檢疫標準不一,13%到17%農漁產品增值稅,是臺灣漁民眼中輸陸的兩大罩門。臺灣全國漁會理事長黃一成指出,活體魚如果在大陸海關未通過檢疫,幾乎運不回來,往往血本無歸。主管單位應該盡快協商,讓大陸海關建立檢疫快速通道,并爭取降低或取消增值稅,提升競爭力。
陸禁奢令 助推冷凍魚
從事水產加工的天和生物行銷副總經理蔡明欽表示,該公司在大陸有設點銷售,剛在起步階段,不過,大陸中央政府的禁奢令,致餐館吃高價石斑魚相對減少,意外助推冷凍石斑魚,過去冷凍石斑魚多半只有買一送一等促銷活動,才賣得動。
蔡明欽分析,臺灣養殖業者可藉冷凍石斑魚調節大陸市場供需,在禁漁期時,活魚好賣,就減少冷凍漁產,反之,在活魚市場競爭激烈時,可以增加冷凍魚供應量,平衡風險。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