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為優化調整海洋產業布局,合理利用海洋資源空間,2016年底前,羅源灣海域內所有的水產養殖設施和養殖水產品將實現全面退養。該海域退養工作涉及連江縣和羅源縣的7個鄉鎮逾10萬人口,相關從業人員將進行轉產轉業。
據悉,今年6月《福州市羅源灣海域水產養殖退出工作總體方案》正式出臺,該海域全面退養及轉產工作目前正積極有序推進。本次退養范圍、對象為羅源灣海域內所有的水產養殖設施和養殖水產品,包括網箱、淺海、灘涂和墾區海水池塘等。其中,羅源灣南岸連江縣轄區包括馬鼻、透堡、官坂、坑園、下宮等5個鄉鎮,現有養殖網箱逾9萬個、深水大網箱20個,養殖品種為鮑魚、大黃魚、牡蠣、海帶等。羅源灣北岸羅源縣轄區包括松山、碧里2個鄉鎮,現有養殖網箱13.4萬個,養殖品種為鮑魚、大黃魚、牡蠣、海帶等。
為了如期實現搬遷,當地政府在確保羅源灣海域退養貸款按進度下撥到位的同時,加強與養殖戶的溝通。宣傳人員直接到戶、深入漁排,傳達征遷退養政策,提高養殖戶的征遷意識,增強漁民的自覺性,并對退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協調解決。此外,還加大海上巡查力度,強化管理、促進搬遷、防止回潮。
截至9月30日,連江縣共完成網箱征遷5.8萬個、池塘征遷1.4萬畝,已完成網箱退養總任務的59%;羅源縣共完成網箱退養超過5萬個,已完成網箱退養總任務的38%。計劃于2016年底前完成全部退養工作。
在各級漁業部門幫助下,當地漁民和養殖戶正從四個渠道有序推進轉產轉業工作。
一是拓展灣外養殖空間。目前,連江縣定海灣建成消波堤1.3公里,新開辟養殖面積2460畝。該項目依托海島開發養殖空間已納入新一輪市級海洋功能區劃,正積極推動福建海上浮動島公司在連江海域開展浮動消波設施建設可行性調研,拓展灣外養殖空間。
二是向省外轉移勞動力。目前我市有養殖戶3000多人在江蘇、浙江、廣西和上海等地發展南美白對蝦養殖,養殖面積達11.5萬畝,總產量4.6萬噸,產值達11億元。3月中旬,市海洋與漁業局組織連江、羅源兩縣漁業部門、養殖大戶、漁業專業合作社等有關人員赴舟山市學習考察,探索羅源灣退養漁民赴舟山發展養殖生產的途徑和在連江、羅源當地發展休閑漁業基地的新思路。
三是向境外轉移養殖業。目前,我市在印尼瑟蘭島、三寶壟、金馬安、巴淡島等地區建立了多個境外養殖基地,項目簽約總投資約8億美元,境外養殖業已粗具規模。引導養殖戶“走出去”,可充實我市遠洋漁業產業。
四是漁民、養殖戶上岸轉業。目前,連江縣采取提高居民社會保障金、拓展養殖海域面積、扶持發展異地養殖業、開展勞動力再就業培訓等措施,引導退養漁民轉產轉業;羅源縣通過開展深水養殖、食用菌培植、茶葉種植等專業技能培訓,讓部分退養勞動力成功轉業,逐步向新開辟的陸地養殖(種植)區轉移,進行深水網箱鮑魚養殖和食用菌培植、茶葉種植。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