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項目首席科學家杰拉德領銜的斑鱉繁育小組成員來到蘇州動物園,再次為斑鱉“夫婦”實施人工授精,以期延續斑鱉這一極度瀕危的物種。然而,繁育小組因為沒能取得足夠的精液而不得不中止這次嘗試。
斑鱉是比中華鱘更瀕危的“水中大熊貓”,據了解,目前國內已知存活的斑鱉僅有兩只。2007年以前,一只在蘇州,一只在長沙。為了延續這一極度瀕危的物種,2007年12月,蘇州動物園、長沙動物園、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國際龜鱉生存聯盟(TSA)四方簽署了合作協議,商定實行長沙、蘇州兩地斑鱉聯姻計劃。2008年5月6日,長沙的斑鱉姑娘順利抵蘇,此后幾年中,雌性斑鱉每年都產卵,但都沒能孵化成功。
蘇州動物園管理處副主任陳大慶介紹,以往都是希望通過自然交配讓斑鱉受精,但一直沒有發現受精卵。去年,專家們對當年產出的三批卵做了檢測后發現,精子和卵子沒有發生結合。基于這種情況,各方專家商議作出了人工授精的決定。今年5月6日,他們為蘇州動物園的這對斑鱉進行了全球首次的人工授精。人工授精一切順利,之后雌性斑鱉于今年6月5日、6月24日、7月13日分別產卵53枚、60枚、63枚,遺憾的是,還是沒有發現受精卵。
昨天,專家組再次對斑鱉實施人工授精。為了順利捕捉到斑鱉并減少對它們的傷害,蘇州動物園方面從前天下午就開始從西邊的斑鱉池往外抽水。昨天上午待水抽干后,在11個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把雄性斑鱉從池子里順利地捕捉上來,可雌性斑鱉卻不見蹤影。有工作人員反映稱,夜里似乎聽到有斑鱉拱鐵門的聲音,一看之下,池子里的鐵門已經脫軌。難道是雌性斑鱉沖破鐵門逃到了東邊的池子?果然,昨天上午10點半左右,在東面的池子里,發現雌性斑鱉露出了腦袋。于是,工作人員開始對東面水池進行抽水工作。昨天下午三點多,池水抽干,這才在池子的東北角捕捉到雌性斑鱉。
斑鱉夫婦捕捉上來后,分別被放在兩個大的水容器中。昨天下午四點左右,在對雄性斑鱉進行體重、體長、身體指數的檢測中,發現雄性斑鱉比5月份的時候重了幾公斤,其它指數一切正常,隨后對它進行術前麻醉。麻醉15分鐘后,人工取精手術開始實施。然而,結果再次讓人失望,人工取精取出的精液不足一毫升。專家們的這一次努力不得不中止。
據分析,這兩只斑鱉均已年邁。其中雄斑鱉估計已在百歲以上,要讓他們成功繁育出后代已是十分艱難的任務。據稱,專家組將在明年適當的時候再作嘗試。
斑鱉手術前接受檢查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