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業,老是把“競爭對手”掛在嘴上,張家降價了,李家搞促銷了,王家向客戶提供資金支持了,趙家把我的客戶召去開會了……便覺得都是針對自己的,如臨大敵,疲于應對,四處救火,卻忘了自己該干什么,失去自我了,方寸大亂了。
我更愿意用“生態角色”這個概念。生態,生存狀態。動物界要健康發展,所有動物一定要保持動態的生態平衡。一個行業也一樣,要健康發展,所有企業也一定要保持動態的生態平衡。
在供大于求的市場環境中,一個行業一定是幾種生態角色并存的:領導者、挑戰者、跟隨者、補缺者,每種角色都有其生態的理由、空間和價值,一方面良性競爭,一方面相安無事,在生態系統內進行新陳代謝。
不同企業,不同企業的發展階段,不同企業的規模在市場的角色也不一樣。
一個健康和諧的行業,一定是各種角色并存的,不可能只剩下一種角色。一個企業的生態角色在不同的時期可能是變化的,今天是挑戰者,如果挑戰的對象是領導者,挑戰成功了,就變成了領導者;同一企業在不同的市場,生態角色也會不同,比如在A市場定位為領導者,在B市場或許要定位于挑戰者或跟隨者。
然而,有市場就有競爭,有市場的地方不會永遠太平,到處暗流涌動,“沒有永遠的企業,只有永遠的行業”就是這個道理。競爭又包括良性競爭和惡性競爭,良性競爭促進行業進步;惡性競爭會傷害行業。企業只有適應競爭,敢于競爭,勇于參與競爭,才能在市場中屹立不敗之地。
市場是個區域概念,有大有小,比如全球市場、全國市場、省級市場、縣級市場、鎮級市場、村級市場。所以,領導者就有大小之分,大到全球領導者,小到某個村的領導者。
領導者
目前,我國飼料市場的領導者為新希望六和,規模最大。豬料領導者為雙胞胎、雞料領導者溫氏集團、鴨料領導者為南寶集團、預混料領導者為大北農、淡水魚料領導者為通威股份、蝦料領導者為恒興股份、海水魚料領導者為粵海、水產預混料領導者為海大集團。
領導者就是在某類產品、某級市場、某個市場、某個階段的市場或整個市場占有率第一。就像百米賽跑,他跑在第一,他只是暫時領先,他只需要朝著終點一往直前,偶爾會回頭看一看身后的選手,看看距離有多遠,而不會因為他們在干什么而受影響。所以,領導者只需要做自己該做的事,關注同行但不被牽制。領導者沒有競爭對手,因為他的前面沒人。如果非要說有,對手就是他自己,他要不斷超越自己,保持領先。就象中國互聯網三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中的騰訊,在掌控客戶方面是中國第一(百度是掌握信息方面的中國第一、阿里巴巴是掌控產品方面的中國第一),他專注于自己該做的事,同時不斷自我超越,比如用微信革QQ的命。
挑戰者
代表企業:海大集團、大北農集團、粵海集團、澳華集團、中糧飼料
挑戰者就是在某類產品、某級市場、某個市場、某個階段向市場占有率比自己大的某個同行進攻,想取而代之。他可以挑戰領導者,也可以挑戰老二,或者老三,或者老五(如果自己是老六以后的話),挑戰誰,完全出于自己的選擇,根據自己的綜合實力,選擇合適的挑戰對象。所謂合適,就是勝率較大,有七成以上的把握。所以,在某級市場、某個市場、某個階段,他只有一個挑戰對象,就是“競爭對手”。在發展戰略既定的前提下,他的營銷策略(比如4P)、具體戰術完全是針對競爭對手的,其它同行的動作,他可以關注,但不受牽制。
值得一提是海大集團,既是市場上的領導者又是挑戰者,今年各個市場大打價格戰,從海鱸料,到淡水魚料,從鴨料到豬料,海大全方位向市場發起挑戰,引起行業高度關注。特別是今年在海鱸市場向粵海發起強大的攻勢,可謂一場寫進教科書式的勝利。事實上,從海大的規模體量上,已經是領導級別;從產品品類上講,海大無論從自身采購、研發、生產、銷售的縱向鏈條來說,還是從橫向產品線蝦、特種魚、淡水魚、鴨、雞、豬料,雖然沒有一項單品銷售冠軍,但是其綜合競爭力在業內無疑是最強的,而且如今市場競爭的趨勢是系統性競爭。薛華接受《農財寶典》采訪時曾經表示,海大不愿意做老大。但擁有鴻鵠之志的海大雄心不止,更不甘于目前的江湖地位,正向更大的榮耀發起挑戰。
大北農集團重心轉向水產領域,并發起“全球第一”的雄心壯志,所以對于水產領域,大北農是挑戰者,也是最大的攪局者。
粵海集團,從特種水產料大佬,向淡水魚料轉型突圍,正向水產料銷量百萬噸級別企業進軍。
澳華集團,近幾年澳華可謂水產業內的最大黑馬,正在掀起一股澳華旋風,發展速度令人側面。如今擁有15間工廠、23家銷售公司的澳華,正向飼料第一梯隊發起挑戰。
中糧飼料,近年從養殖到飼料,整個養殖行業都進入一種深度調整與改革之中。而布局全產業鏈的中糧,在沉寂多年之后,如同一只睡醒的獅子,也終于要在2015年奮起直追。尤其是2014年底中糧飼料部進行崗位競聘,可謂是一場改革風暴。通過崗位競聘,將中糧飼料部進行脫胎換骨的改變。并且提出,要在今年120萬噸的基礎之上,每年增加100萬噸,到2018年要達到600萬噸。對于中糧飼料部此次鳳凰涅槃似得改變,中糧集團副總裁、中糧貿易總經理遲京濤表示,飼料部錯過了十年發展的黃金期,而現在整個飼料行業進入了新的整合期,這給中糧飼料帶來了新的機遇。
跟隨者
代表企業:畜牧軍團進軍水產
跟隨者就是在某類產品、某級市場、某個市場、某個階段跟在市場占有率比自己大的某個同行后面,他可以跟隨領導者,也可以跟隨老二,或者老三,或者老五(如果自己是老六以后的話)。所謂跟隨,就是模仿,在發展戰略既定的前提下,他的營銷策略(比如4P)、具體戰術完全是模仿跟隨對象的,其它同行的動作,他可以關注,但不受牽制。這樣的跟隨對象,就是他模仿、學習的標桿。就象肯德基跟隨麥當勞,麥當勞的店開到哪里,肯德基馬上就跟到哪里,麥當勞出什么新產品、搞什么促銷,肯德基馬上就照著干。肯德基甘愿跟在麥當勞后面,不也過得挺好嗎?
比如廣東雞料巨頭江門英海,在雞料發展到瓶頸后,轉型進軍水產企業,主攻膨化料,跟在大集團后面穩扎穩打。這代表了目前大多中小型畜牧企業進軍水產的概況。
補缺者
代表企業:珠三角老牌企業,南寶集團、順德永勝
補缺者就是在某級市場、某個市場、某個階段只做同行(特別是大企業)做不了、不愿做的產品,安安靜靜地吃自己的飯。福建有對夫妻開了個小公司,專做元器件上面的連接線,很短很細的電線,這個產品,大企業沒法做,他們就做,一共10幾個人的小廠,一年輕輕松松賺500多萬,優哉游哉。
廣東鴨料老大南寶集團,悶聲發財一直是南寶集團的標簽,有點無欲則剛、滿于現狀的心態,而鴨料目前也是大多飼料企業無法營利的品種,被很多企業放棄。
順德永勝,專注生魚、太陽魚、加州鱸等特種水產料的27年老牌飼料企業,雖然規模不大,但是極為高效的管理和低成本運作讓其生命力極強。
不同的種生態角色,只有挑戰者有競爭對手,而且只有一個。所以,我們再也不可以把“競爭對手”成天掛在嘴上了。如果你是領導者、跟隨者、補缺者,就說“同行”,你是沒有競爭對手的;如果你把自己定位為挑戰者,一定要明確那一個競爭對手是誰,根據自己的綜合實力挑一個合適的挑戰對象,千萬不能一只螞蟻跟一群大象干仗。
不可否認,在供大于求的買方市場,同行之間都存在競爭關系,但這無關緊要,緊要的是,你自己怎么定位?輔音國際董事長趙明有兩句話很經典,一句是“當你失去方向時,所有的風都是逆風”,一句是“不是所有的樹都倒向你,除非你撲向每一棵要倒的樹”。生態角色定位明確了、精準了,紛雜的市場就突然寧靜了。
覺得到處是競爭對手,其實是自己主動、過多樹敵,是非常可怕的意識錯誤!到處應付同行,更是危險的行動錯誤!而挑戰過于強大的同行,無疑是找死!
生存、發展,不在于你現在是誰,而在于你想當什么生態角色,定位好了,從今天起,就把自己當成那個角色,專注于該做的事,幾年后回頭一看,你已經成了那個角色,功成名就。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飼料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