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象山石浦港就是臺灣漁民在大陸避風、補給的首選港,距基隆港200海里,是大陸首批對臺小額貿易五個開放試點口岸之一。
如今,象山和臺灣的關系已不局限于一個“落腳點”,而是有更多臺灣人選擇來象山就業、安家。2014年,20名臺灣漁民入駐象山國家級“海峽兩岸漁業交流合作基地”從事石斑魚養殖,石斑魚在浙江無法天然越冬,向來“身價”很高、菜場里也很罕見,而臺灣高雄、屏東等地養殖石斑魚的歷史有30年,臺灣漁民有著相應的養殖技術。
“臺灣漁業技術人員對來象山從事石斑魚養殖興趣非常濃厚,同時象山政府也為他們提供了一系列經濟補貼和政策優惠。”浙臺(象山石浦)經貿合作區管委會工作人員告訴浙江在線記者。據了解,這入駐基地的20名臺灣漁民,在半年內每人盈利將近20多萬元。接下來,象山還計劃引進臺灣石斑魚養殖專業人員300戶,積極打造華東地區最大的石斑魚養殖基地。
象山魚得水水產有限公司就是在臺灣技術人員幫助下從事石斑魚養殖的企業之一,魚苗和魚籽從臺灣運過來的,成魚銷往上海、杭州等長三角地區。據浙臺(象山石浦)經貿合作區管委會介紹,位于象山高塘島的臺灣石斑魚中轉精養基地從2012年7月投入運行以來,已累計運銷3200噸、實現銷售額3.1億元,初步形成了中轉貿易、示范精養、種苗繁育、飼料加工等完整產業鏈。
據經營寧波臺恒水產公司副總經理宋永定介紹,臺灣石斑魚味道鮮美,大陸市場需求非常大,但目前進貨渠道僅限于廈門、廣州等少數口岸,運輸到華東地區存在著物流成本高、時間緊迫等弱點,其物流費用比從石浦口岸運輸到華東地區要增加3000元/噸,在象山建設石斑魚中轉精養基地可大大縮短石斑魚的在途運輸時間。“在途運輸時間縮短,物流成本降低,也會降低臺灣石斑魚在大陸的銷售價格,而且消費者將吃到更新鮮、更便宜的石斑魚。”宋永定表示。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