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中國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食品電商行業的競爭也日漸激烈,生鮮市場被譽為食品電商界最大的一片藍海,生鮮電商也成為各家爭奪的重鎮。不僅電商巨頭開始積極布局生鮮業務,垂直型生鮮電商也進入快速發展通道。網絡已經成為不少消費者購買生鮮的主要渠道之一。
生鮮電商未來發展存潛力
去年阿里巴巴布局生鮮電商,今年8月京東也開通網上超市,各家平臺角逐生鮮市場。
尼爾森最新出爐的《中國生鮮電商行業發展白皮書》調查發現:從消費者的選擇渠道來看,網絡越來越成為消費者購買生鮮的主要渠道之一。超市/大賣場仍然是消費者購買奶制品的最重要渠道,其次是網絡,超過六成受訪者通過網絡購買奶制品。同樣,超市/大賣場為代表的現代渠道也是消費者最主要的水果購買渠道,其次為水果專賣店,網絡是第三主要的購買渠道;蔬菜/肉類/水產的購買渠道相對比較傳統,主要還是以超市/大賣場、菜場為主,僅有不到四成的消費者參與網購。另外,無論是水果,奶制品還是蔬菜/肉禽蛋品/水產海鮮,均有三成左右消費者表示,有意愿參與網購,市場發展潛力可觀。
易觀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為289.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2.6%;易觀分析師認為,2017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將突破1400億元。
快速發展莫要“只生不鮮”
尼爾森研究顯示,79%的消費者在購買生鮮最關注產品新鮮,74%關注購買便利性,73%關注價格是否實惠。由此可見,新鮮、便利、實惠是消費者網購生鮮的核心關注點。
隨著生鮮電商交易規模的不斷擴大,消費投訴也逐漸增多。近日,有消費者投訴,稱在天貓超市買到的海南夏威夷木瓜是生的,根本沒有成熟,無法食用。客服的回復卻是:“如果收到的水果偏生,建議親在常溫下同蘋果或香蕉放在一起催熟。”隨即,記者登錄該電商查看商品評論發現,購買到未成熟水果的消費者不在少數。
消費者表示,所買木瓜在放了十天左右,還是生的,無法食用。中國青年網制圖。
生鮮,生鮮,不但“生”,還得要鮮。生鮮農產品腐爛、發霉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也給購物網站帶來不必要的損失。那么,生鮮電商售賣的產品新鮮度如何呢?記者登錄天天果園,在一款“優選青蝦仁”產品評論中發現,部分消費者反映商品到手都已經解凍了,有些甚至已經變質發臭。
消費者質疑生鮮電商保鮮水平。網絡截圖
記者在網頁的產品介紹中發現,該電商在聲稱,“全程冷鏈,專業保鮮”。但卻未能制止此類事情的發生。由此可見,生鮮的運送、儲存成為影響生鮮電商發展的一大瓶頸。
網購生鮮別湊雙十一熱鬧
盡管生鮮電商未來發展頗具潛力,但生鮮電商在我國仍存諸多現實問題。有生鮮電商分析師稱,中國生鮮電商市場發展面臨著品牌建設、冷鏈與配送、產品標準化、消費者忠誠度、用戶體驗等一系列挑戰。
雙十一的到來更是對生鮮物流的一大考驗。國家郵政局9日發布提示,受“雙11”前后電商集中促銷活動的影響,本周快遞業務量將呈現急速增長。預計“雙11”期間(11月11日-16日)全行業處理的郵件、快件業務量將超過7.6億件,峰值將出現在11、12、13日3天,最高日處理量可能突破1.4億件。
在快件業務量急速增長的情況下,物流速度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為此,北京市消協特意發布了“雙11”消費提示,生鮮等保質期比較短的物品,應該避開雙十一的物流高峰,以免快遞延誤,影響使用。
北京市消協特意發布了“雙11”消費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理性消費,慎重支付,并注意保留好購物憑證。
同時,中消協于近日發布公告,呼吁電商嚴格履行法定義務,促銷莫忘消費者權益,對于存在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問題嚴重、整改不及時、消費者反映強烈的電商企業,消費者協會將依法進行公開約談。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