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部發布了第2322號公告,公布了全國第九批共28處“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其中“漯河澧河青蝦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為其中之一。這標志著我市澧河青蝦正式成為“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這也是全國第九批“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中河南省唯一一家,也是我市歷史上第一家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
今年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設立,是經我市申報,經河南省農業廳組織專家論證評審通過為“省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后,由省廳上報農業部,經農業部審定批復的。下一步,我市將嚴格按照農業部《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切實加強領導,妥善處理好保護區的保護、建設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建立和完善管理機構,制定管理辦法和保護措施,不斷提高管理水平,要在保護的前提下對保護區合理開發利用。主動協調各有關部門加強我市澧河青蝦國家級、省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建設和保護的監管、指導,積極協調源匯區做好有關工作,共同把保護區建設好、管理好、保護好。
澧河青蝦是我市澧河水域水生生物物種中重要的經濟魚類種群,其肉鮮味美,營養豐富,個體較大,曾成為原河上街(現漯河)遠近聞名的特產,不少沿河漁村居民依靠捕撈青蝦發家致富。然而隨著沿河生態環境的破壞、過度的捕撈及管理不善等原因,致使澧河青蝦等水生生物資源日趨衰竭,不少和青蝦相關聯的生物種群瀕臨滅絕。因此,亟待加強研究、保護和利用好澧河青蝦水產種質資源。為進一步加強我市澧河青蝦優良種質資源的保護力度,促進澧河青蝦自然種群的恢復增長,保持澧河水域的漁業生態健康持續發展,實現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步發展,今年我市特申報設立澧河青蝦國家級、省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保護區分試驗區和核心區兩部分,實驗區西至源匯區大劉鎮金車王村水利險工段標示處,東至澧河107國道大橋處,地理坐標為東經113°53′29″-113°59′17″北緯33°33′32″-33°33′48″,全長14.4公里,水域面積215.89公頃。核心區西至澧河107國道大橋,東至丁灣村橡皮壩處,地理坐標為東經113°59′17″-114°00′57″北緯33°33′48″-33°34′31″,全長3.5公里,水域面積52.47公頃。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