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汕頭檢驗檢疫局統計,今年1-11月,汕頭水產品出口64059噸,貨值5.75億美元,分別下降了12.1%和20.3%。眾多水產加工企業遭遇多年難遇的嚴冬。
在整體出口額度下降的同時,汕頭部分水產品種外貿出口勢頭良好。11月份,汕頭全市出口凍魷魚1877萬美元,蟹肉制品786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56.1%和74.2%。同時,利用本地豐富的海產資源開發生產的魚靡制品、裹粉魚片、條凍金鯧魚等產品的出口量也呈現強勢增長趨勢。
據了解,水產業系汕頭外貿出口的主要支柱產業之一。長期以來,汕頭水產主要出口品種有凍養殖蝦、魷魚、牛蛙腿、蟹肉和海雜魚等,多為初級農產品,深加工程度不足,知名品牌少,競爭力弱,產業發展遭遇瓶頸。今年以來,由于國際大環境依舊疲軟,經濟下行明顯,以勞動密集型為主要特征的眾多水產加工企業面臨巨大生存壓力,絕大多數小企業應對乏力,使出口貿易出現明顯下滑。
面對國際經濟發展形勢和市場需求的變化,汕頭部分水產企業積極調整經營策略和產品結構,逐步轉變發展方式,并通過嘗試開發新品種,在精深加工和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促進傳統產品升級換代等方式,把本地資源、技術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和出口優勢,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保證了企業的正常運轉。
同時,部分水產企業主動出擊開拓新市場,在鞏固美、加和東南亞等傳統國家老客戶的前提下,大力開拓歐盟、韓國、澳大利亞等新興市場,利用優勢產品擴大出口。今年1-11月,具有汕頭特色的魷魚產品出口歐盟達2000多噸,貨值2000多萬美元,實現近4倍的跨越式增長。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