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韶關市乳源縣示范推廣“豬-草-魚”一體化生態循環養殖模式
生豬養殖場由于對環境的污染較大,近年來大部分已紛紛向內陸山區轉移。傳統的豬-魚立體養殖模式,也因食品安全問題而飽受詬病。豬場能不能沒有難聞的氣味?豬糞能不能變廢為寶?豬和魚能不能互惠共生?這一系列強烈而現實的愿望,在廣東省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的新高畜牧水產養殖場都得到了一一實現。
“豬-草-魚”一體化生態循環養殖樣板
新高畜牧水產養殖場位于乳源縣乳城鎮前進村委枯塘。這里牧草青青,豬舍成排,魚肥水美,空氣中還彌漫著淡淡的青草味。目前,該養殖場有山塘面積約120畝,主要養殖四大家魚、斑點叉尾鮰和三角魴,年總產量約7.5萬斤;有豬舍兩棟,年出欄量達1000多頭。
圖1 成排的豬舍
圖2 用發酵后的養豬廢水澆灌的皇竹草
去年開始,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和乳源縣畜牧獸醫水產局的技術支持下,新高養殖場一改傳統的豬-魚立體養殖模式,采用“豬-草-魚”一體化生態循環方式進行養殖,對豬場污水和糞便等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生態效益也得到了顯著改善。
據了解,“豬-草-魚”一體化生態循環養殖模式由珠江水產研究所黃樟翰研究員提出。在養豬兼養魚的養殖場,EM菌被利用于養豬,豬場產生的污染物經過發酵等減排處理后回收,用于灌溉種植的皇竹草,而皇竹草又可作為魚和豬的青飼料,從而使豬場污水和糞便等廢棄物得到綜合利用,實現養殖廢水的零排放,達到豬、草、魚循環共生的生態效益。
主要技術路線圖
一棵草撐起豬-魚生態循環養殖重任
在這種新型養殖模式中,牧草作為連接豬和魚的橋梁起著關鍵作用,用它作為青飼料喂養魚和豬,既充分利用了養殖廢水,又可減少飼料投入,提高動物品質,改善水體環境,防治水土流失,有效促進生態系統內的物質循環。
據了解,一般農戶用草料喂魚時都是把草成捆地扔到水里,這樣一來草梗很難被攝食利用,二來殘梗留在水中容易壞水。在該養殖場的魚塘一角,記者看到,皇竹草被一臺鍘草機切成小段投到魚塘供草魚采食。黃樟翰介紹說,草魚攝食的殘餌、植物碎屑和腐植質等,可為三角魴等雜食性魚類提供餌料,由草魚和三角魴的糞便肥水繁殖的浮游生物,又可為斑點叉尾鮰、鰱魚和鳙魚等濾食性魚類提供豐富的天然餌料。
新高畜牧水產養殖場場長葉新壽透露,今年他種植了30畝皇竹草,明年他計劃要種到100畝。目前由于草量有限,他采用上午投喂飼料、下午投喂皇竹草的方式交叉投喂塘魚。據了解,牧草有很多種,多年以來我國推廣使用的草魚青飼料主要為象草和黑麥草。在這種模式中,為什么選擇種植皇竹草呢?黃樟翰告訴記者,皇竹草對土壤肥力反應快速,它的生長需要消耗大量的肥料,一般每畝皇竹草每天可消納養殖廢水約1.5噸以上,且澆灌周期短,約3天澆灌一次,其產量比象草要高出30~40%,因此選用皇竹草消納養殖廢水最為合適。另外,皇竹草葉質柔軟,莖葉表面剛毛少,脆嫩多汁,適口性和飼料利用率都比象草高,而鮮草的蛋白含量在4%以上,干草蛋白含量也達16~18%,均高于象草,用它喂養草魚,在提高魚的品質方面更勝一籌。
記者了解到,皇竹草具有較強的分蘗能力和再生能力,種植采用插枝的方式,引種方便,插枝一次即可生長多年,初次種植兩個月就可進行第一次收割,一年可收割多次。
圖3 皇竹草被切碎后喂魚
“豬-草-魚”模式或將衍生一個大產業
據黃樟翰分析,乳源縣新高畜牧水產養殖場開創的魚牧一體化生態循環養殖模式現已初見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減排,有機污染物的排放大量減少,池塘水體氨氮含量大幅降低。(2)節糧,由于大量鮮草投喂,大幅減少了飼料需求。(3)節地,利用閑置坡地種植牧草,土地產出率大幅提高。這種養殖模式還集成使用了噴灌系統、牧草切割、定點投喂、電動起捕等現代化機械手段,使豬場環境得到了美化,讓豬魚和諧共存,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是目前乳源瑤族自治縣畜牧獸醫水產局在全縣主推的生態養殖模式。
今年10月21日,新高養殖場的魚牧一體化生態循環養殖系統通過了專家組論證。由來自華南師范大學、珠江水產研究所和南海水產研究所的陳章和、姜蘭、李卓佳等5名學者組成的專家組認為,這種模式為生態治理養殖污染構建了示范樣板,對大力發展生態健康養殖方式可起到明顯的推動作用,適合在全縣甚至全省范圍內進行示范和推廣。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珠江水產研究所所長劉英杰認為,乳源縣魚牧一體化生態循環養殖模式發展方向正確,目前亟需要做的就是后續的試驗研究和技術總結,例如養多少豬、種多少草、配多少魚等,要形成技術規范,做到精準養殖,實現效益最大化。
黃樟翰表示,魚牧一體化生態循環養殖項目完全可能衍生出一個大的產業,這個產業圍繞減排和循環進行,涉及養殖業和飼料制造業。他解釋說,現在新高畜牧水產養殖場的這種“養豬-種草-養魚”模式適用于1000~2000頭豬的中小型養殖場,將來這種模式可采用商業化方式運作,將種草和養魚分開,即牧草由專門的生產線烘干成草粉,再提供給飼料廠、大規模魚場或豬場作為飼料原料。
圖4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珠江水產研究所所長劉英杰(左三)在乳源調研時充分肯定魚牧一體化生態循環養殖發展方向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