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惱的錢先生在網絡上發帖求助:這該如何投訴維權。相關部門說凍魚能穿多厚的“冰衣”目前無相關規定可依。律師建議按“經營者存在欺詐行為”來維權
厚厚的“冰衣”
2月17日,錢先生在下沙物美超市云水店購買了一份冰凍的龍利魚。回家后一看,層層保鮮膜下的魚,360度無死角地被冰包裹著,去掉冰殼后一稱,僅362克,而包裝上標著的凈重為644克。魚的實際重量只有凈重的差不多一半,讓錢先生有些無法接受。昨天上午,錢先生在網絡上發帖求助:這該如何投訴維權?律師建議,錢先生可以按“經營者存在欺詐行為”來進行投訴維權。
龍利魚解凍后
近一半重量沒了
錢先生說,自己在過年時胖了8斤,便跟老婆約好要一起減肥。他自告奮勇充當營養師和廚師,來規劃減肥期間的每一餐。前天晚上,錢先生特意去超市挑選了番茄、黃瓜、雞胸肉和冰凍的龍利魚。
“我想著要靠這魚做我和老婆一個星期的減肥餐,便挑了柜臺里最大的一條。魚凍得白白硬硬的,保鮮膜包了好幾層,看不清下面的魚肉。” 保鮮膜上貼著的標簽寫著:單價25.98元每千克,凈含量644克。
錢先生說,沒想到買回家解凍2小時后,一點點把冰從魚肉上面移除,露出來的魚肉和還在魚身上的大塊冰之間有著明顯的落差。“如果是薄薄一層冰,那很正常,但這界限分明得簡直就是一冰蓋。” 錢先生說。
當時魚沒完全解凍,錢先生去掉了外面的冰殼,還有些冰渣子留在魚肉上。他把這魚肉拿去一稱,發現只達到了“凈重”的56%。錢先生說,他之前在加拿大留學時常買龍利魚吃,人家一大袋也是凍硬的,卻是實打實的肉,不會有這么多冰塊。“雖然這魚的價格不算太貴,但這樣賺分量的方式太讓人氣憤了,這樣做的廠家太過無良,能去投訴這個事情嗎?”錢先生問。
超市工作人員稱
魚送來時就凍好了
昨天中午,記者也去了錢先生購買龍利魚的超市,發現冰凍海鮮柜臺里,龍利魚都被厚厚的冰裹著,看不清魚肉,此外,蝦仁也是裹著較厚的冰。其他的冰凍海鮮都只有一層薄薄的冰,有些魚用手一摸,還能感覺到魚鱗的粗糙。超市工作人員介紹,龍利魚送來時就已經這樣一條條凍好了,超市只負責分裝打包。
記者隨后去了附近的海天農貿市場,發現這里的冰凍海鮮都沒有用冰包裹著,魚肉摸上去軟軟的,有彈性。攤主李女士已做了10多年水產生意,她看了一下記者從超市買的龍利魚說:“這樣全身被冰凍住的,我們叫‘包冰’。我從來不賣包冰的海鮮,價格上,包冰的會稍便宜一些,但是顧客不喜歡買。”
李女士指著攤位上的魚說:“黃魚、帶魚一般是賣新鮮的,都沒有冰。只有鴉片魚是冰凍的,就是在冷藏柜里放過,有一層薄冰,但我們擺在外面賣時,魚上的薄冰也都沒了,所以賣時都不帶冰的重量。”
“會不會因為龍利魚的冷藏保鮮要求高,才包這么多冰?”記者問。李女士回答說:“那也不需要包這么厚吧,它的價格不算貴,可能是跟蝦仁一樣,想用冰來增加重量。”
凍魚的冰衣厚度標準
年內出臺征求意見稿
記者就此事咨詢了12315熱線,接線工作人員表示,錢先生的這種情況無法按缺斤短兩來處理。“因為冰凍產品是需帶著冰一起賣的,帶著冰的重量并沒有錯。至于該帶多少冰賣,相關法律里沒有這方面的規定,建議找其他規定,或者問問專家,包多少冰是合理的。”
記者隨后咨詢了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國內還沒有相關的標準來規定凍魚冰衣重量的范圍。“但是正常來講,龍利魚這種魚的冰衣重量,不應該跟所包魚肉重量一樣這么多。”
“目前國內只有《凍熟對蝦》行業標準,對凍蝦的冰衣重量做了明確規定:冰衣重量最多為凈重的20%。其實,不論是行業還是消費者,對各類冷凍產品的包冰標準都有著急迫的需求,如果有標準可依,不僅能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的權益,也能推動行業更好地發展。”這位工作人員透露,協會有一個針對此的行業標準制定計劃,有望今年內出臺征求意見稿。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