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期間,記者走訪了位于臺山市水步鎮的嘉雄漁業。記者見到該漁業負責人崔培成時,他正忙著給塘里的魚喂食。從2008年來臺山算起,今年44歲的崔培成已在該地打拼了8年。
“我們祖輩都養魚,技術方面算是祖傳的。我爺爺80多歲,還拿著一根棍子巡塘,大家都稱他為魚王!闭f到自己的養魚技術,崔培成非常自信,畢竟這是幾代人累積下來的經驗,如今他也把這套技術傳給了兒子。
“我們發展得最好的時候,承包了華南農業大學里面全部的魚塘,并且那個時候魚價高,出口順暢,只要沒有大的災害天氣,一年下來生活無憂!北M管說得輕松,但崔培成的養魚之路并不順暢,原以為靠著承包華南農業大學的魚塘就可以把自己的事業發展起來,但現實與愿望有時候會背道而馳。2007年,由于合同到期,加上政府征地,他們一家不得不離開華南農業大學,另謀出路。
崔培成是茂名人,離開華南農業大學后,他并沒有往家鄉跑,而是尋找一個能發展他養魚事業的地方,畢竟家鄉沒有那么多的魚塘。
“當時看到臺山這邊有很多魚塘,于是就過來了!贝夼喑烧f,現在他承包下來的魚塘有近30畝,主要是養青魚、草魚、鰱魚、鳙魚四大家魚,以及羅非魚。
“現在羅非魚賣得不太好,主要是出口不行,希望新的一年能有改變!贝夼喑梢贿呂刽~,一邊祈禱新一年魚價有一個好行情?恐鎮鞯募夹g,春節前的寒潮對崔培成并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這讓他對今年的收入有了盼頭。
在臺山站穩了腳跟,崔培成開始籌劃擴大自己的事業,打算涉足孵化魚苗領域。原來,近幾年隨著珠三角“蔗基魚塘”由養殖普通魚種向高端魚種轉變,需要大量淡水魚苗作飼料,崔培成瞄準淡水孵化魚苗的低端市場,打算通過淡水孵化魚苗,使產業迅速壯大。盡管發展魚苗場所需資金不少,但崔培成對淡水孵化魚苗的前景充滿信心。
“技術這一塊我并不擔心,我一直都在學習。此外,孵化出來的魚苗并不愁賣,我旁邊就有很多塘需要魚苗,現在差的就是吃不透政策,不知怎樣把證辦下來。”由于孵化魚苗需要到漁政部門辦理一些新的證件,所以這位老實巴交的養殖戶現在還沒有正式拓展自己的事業,不過他相信,只要多跑幾次,證件總是會辦下來的,他的魚苗基地也一定會發展得紅紅火火。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