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市民周女士跟洛陽晚報記者說了一件煩心事兒,她到位于周山路的百歲魚飯店吃飯,結賬時被告知這一次吃的是每斤48元的“有機黑魚”,而不是之前她吃的每斤38元的普通黑魚,店家則稱“告知過每位進店顧客”。隨后,《洛陽晚報》記者實地體驗消費,對“啥是有機黑魚”,連店家也說不清。
講述 名字里多個“有機”魚價每斤貴10元
“2月13日晚上,我和幾個朋友到周山路的百歲魚飯店吃飯,在結賬時發現魚的價格比我之前來吃時高得多。”由于平時常來這家店,周女士對魚的價格很清楚。“這家飯店平時就只有黑魚,每斤38元,我們當時點的魚快5斤,算下來應該不到180元。”在周女士保存的該飯店的消費小票上,記者看到,這條魚的價格為220.8元。
“這魚咋突然貴了這么多呢?”周女士便找店家詢問,“他們說這是‘有機黑魚’,價格為每斤48元。”
“既然從普通黑魚變為‘有機黑魚’,為何不提前告知呢?”面對周女士的質疑,店家解釋稱“告知過每位進店顧客”。
這個解釋讓周女士不滿,“我確定他們根本沒有跟我說過,而且這‘有機黑魚’的口感和平時吃的普通黑魚并無差別,為啥每斤要貴10元,我覺得被欺騙了”。
體驗 啥是“有機黑魚”店家自己也說不清楚
25日中午,記者到周山路百歲魚飯店進行了消費體驗。在進入該店后記者看到,在挑選黑魚的池子邊上,有一塊價格牌,上面寫著“有機黑魚,48元一斤”。該店店員說,普通黑魚每斤38元,但肉質、口感都不如“有機黑魚”。
記者發現,黑魚池子分上下兩層,“有機黑魚”在上層的玻璃魚缸里,普通黑魚在下層水泥砌的池子里,兩層池子大小基本一致,但上層池中的“有機黑魚”不多,下層池中的普通黑魚則非常擁擠,不少魚被擠得翻起了白肚子。“你看‘有機黑魚’多有活力,游來游去的,肉質肯定好。”店員介紹。
“‘有機黑魚’每斤貴了10元,可究竟啥是有機的?”邊上一名顧客問。“這個我還真跟你說不清楚,不過我認為有機的就是野生的唄,肯定比普通的好吃。”該店員說。
記者觀察到,在短短5分鐘內,有6撥顧客選魚,在店員的熱情推薦下,其中3撥都選了“有機黑魚”,當有顧客好奇地問及“有機黑魚”跟普通黑魚的區別時,店員多解釋為“野生的”“口感更好”等。
隨后,記者詢問該店員:“這些‘有機黑魚’是否有相應的有機標志或證明手續?”該店員稱“沒有”。“那怎么證明這魚是有機的呢?”該店員并未回答這一問題。
調查 “有機的水”不是想沾就能沾
為進一步弄清楚“有機黑魚”的“身世”,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市農產品安全檢測中心。
該中心工作人員介紹,有機食品(包括魚類等水產品)都有專門的標簽和認證證書,整個認證及審批過程也非常嚴格。
“有機魚必須是不使用飼料添加劑、生長調節劑等,完全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成長的魚,它對魚類的生存環境、水質等都有嚴格的要求。”該工作人員說,“如果是有機魚,那么應該能在魚鰭或魚嘴等部位找到有機食品的認證標簽。”
據了解,我市目前僅有嵩縣陸渾水庫和洛寧故縣水庫有認證的有機魚,且多是花鰱或白鰱。
另外,我市市面上的黑魚多是從山東、廣東進的。“黑魚是肉食性魚類,對食物、水質等要求很高,因此一般多是人工養殖的。如果是有機的,那么產量很難保證。”該工作人員說,“我們還未聽說過‘有機黑魚’,周女士遇到的‘有機黑魚’應該是‘水貨’。”
該工作人員表示,有機食品的標簽上都有生產企業及產品信息,而每一批產品上也有相對應的產品編號,消費者可以通過這些產品編號直接在網上查詢真偽。同時,銷售方有義務讓顧客明白消費,主動出示有機產品的相關認證證書等資料。
“對于周女士的遭遇,我們建議她向工商部門投訴,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該工作人員說。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