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我在跑蝦塘的過程中,掛在嘴邊最多的兩個字"毒素"。很多蝦塘出事往往是水體毒素過多引起的!
一些養殖戶非得和我爭論半天,說他們經常解毒,哪來那么多毒素。有些塘口放苗時間不長,我告訴他們底部可能出問題了,他們不相信。明明做水沒多久,也有改過底,怎么可能底部出問題呢?
有一個養殖戶我印象比較深刻,他的蝦塘是沙質底,老塘,以前是租給人養魚的,前年冬天收回來自己養蝦。去年10月份的時候,放苗30多天,那兩天天氣也熱,傍晚還能見到一些苗在旁邊游。改底也改了,解毒抗應激的藥也用了不少,效果也不是很明顯。我向他問了一些情況,塘口3畝多,兩臺1.5kw水車,深水區域水有1.8米以上。我問他蝦能不能吃料?他說他不知道聽誰說的喂料要喂喂多,料臺的料一直有料。給他看了蝦,料臺的蝦就幾頭,應激很厲害,蝦大小差異非常大,了解到放苗十多天的時候水變過的情況,我和他分析說他的底部問題很大,水體毒素很大,里面可能沒有多少蝦。養殖戶不相信,說他塘口曬塘很久,多少天改底一次,多少天解毒一次,哪來那么多毒素?
是啊,相信很多養殖戶說他經常動不動在解毒,但是效果呢?我想問下蝦塘的水毒都哪些,你是想解哪種毒素?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重金屬,藻毒素,尸胺等等,就簡單的用有機酸,你想解哪種毒?甚至有些偏酸水體,有機酸越解毒性越大。
解毒要有針對性!
重金屬一般是游離態的毒性較大,總堿度大的水體,水中游離態的金屬離子可形成碳酸鹽沉淀,重金屬的毒性也就小了。重金屬超標的養殖水體,保持水體成堿性或者弱堿性有利降低毒性,我一個養殖客戶的水質重金屬超標厲害,養殖過程,他就階段性的潑熟石灰,周邊養蝦的就他養成了。EDTA可降低某些重金屬的毒性,但并不能除去有害重金屬元素,只是把游離態的離子轉變為毒性較小的配合態。而且,EDTA見光易分解,還有其成分的水存放久后,會使水質變壞,最好能及時換水。
硫化氫是在溶解氧不足時,含硫有機物經厭氧細菌分解產生的,對蝦類的毒性強,易和血蛋白中的鐵化合導致缺氧。如果你的塘口硫化氫含量高,那么說不準你的蝦啥時候要游塘了,硫化氫的含量也可以判斷水體是否缺氧。要降低硫化氫的毒性就得供養,晚上潑灑顆粒氧也是在解毒。PH降低,硫化物的毒性是增大的哦,這種情況使用有機酸解毒還是慎用點好。有些養殖戶動不動的潑灑硫代硫酸鈉,我就碰到這樣一個養戶,信誓旦旦的和我說在解毒,問題是他想解什么毒?硫代硫酸鈉解余氯效果是不錯,但是在缺氧性的水體,硫元素如果沒有充足的溶氧是很容易轉化成負價態的硫化氫,只會加重水中毒性!
氨氮毒性強弱與水溫,PH條件有關。溫度高毒性強,pH升高加大毒性,所以一些含氨氮的酸堿度高的塘口,你用有機酸類解毒是正確的。在一些暴雨過后,連續升溫的晴天傍晚,蝦游塘的情況,很多是因為惡劣天氣藻衰了,氨氮等有害毒素起來了,傍晚酸堿度是一天中較高的階段,連續升溫加大了毒性大,蝦不下去。所以這種情況下,潑灑有機酸,降解靈,葡萄糖等水產藥品蝦大多能下去。
我在蝦塘看蝦,都是習慣性把蝦放在白桶里。正常的蝦體色是比較均勻一致的,一些蝦體尾巴發紅情況,在白桶里放置一段時間,慢慢就恢復了,最起碼能有所好轉,而恢復的時間長短就可以作為判斷蝦中毒情況的深淺。原理在我分析應該是這樣的,桶里的水淺,通過蝦的游動,有害水體能較快的溢出水體,空氣中的氧氣能充分的融入水體,降低水體毒素。蝦通過呼吸作用,體內毒素與水體中的溶氧進行水體交換,蝦體得到恢復。
15年的蝦難養,很大的因素是在敗氣候!
藻類和所有其他生物一樣,與其生活的環境密切相關,頻繁的天氣變化加快藻類衰敗的速度。藻類的正常生長繁殖是要有一定的適應溫度范圍,過于頻繁的溫度變化是會導致藻類生長周期減短,加速藻類老化,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成藻類的“應激”。
藻衰了,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氣體就來了;藻亡了,就產生了藻毒素。水體中,過高的氮源,提別是氨氮的濃度過高時,會對藻類產生毒害作用的。所以說,倒藻過后沒有對水質處理,或者說不當處理,都會為接下來的病害埋下伏筆。
簡單的說,氨氮不只是對藻類有毒害作用,也在損害鰓組織。而且,衰敗的藻類光合作用能力變弱,有機質的增加,水體中的呼吸作用變強,增加的二氧化碳導致蝦塘的酸堿度變低,水體中毒素的增加,水質環境的變化,蝦就會表現出種種的應激現象,此時,你的蝦開始不吃料,或者吃料變慢了,當你發現有蝦游塘或者死蝦時,已經來不及處理了。亞鹽的致病在于進入生物體內生成高鐵蛋白,減少血中氧分運輸,在一些亞硝酸鹽偏高的塘口,碰上倒藻的現象比較厲害的情況,吃料情況絕對是要受影響的。
防病于未然,或者防病于起始。藻類的衰敗程度還不是很明顯的時候,肉眼是很難看到水質的變化,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一些表象做好預防工作:
1.蝦體的應激情況及吃料情況。水質環境的變化,特別是水體中毒素的加大,蝦體也是會表現出應激的情況;正常情況蝦的蝦吃料是很正常的,吃料異常肯定是有原因的,當然蛻殼期的情況得另外考慮。
2.上面篇幅我有提到過的白桶靜置方式,水體毒素加劇也是可以通過蝦體觀察的。
3.PH的變化,氨氮,亞鹽的突然性增加的情況。光合作用變弱和呼吸作用的變強,二氧化碳增加早晚PH是降低的,當然這得有良好的水質測量習慣的養戶才能發現。
倒藻其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及時發現,或者說處理不當導致的病害發生。并不是說你解毒了,做水了就能搞定的。還是那句話,你想解什么毒,你解就有用嗎,你做了水,水質就能好轉嗎?處理方式可以從物理,化學,微生物的方式去入手,當然只是個人方法,不一定是好的,等有時間再分享吧!
來源:中國水產論壇 作者:58419272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